
圖、文/周刊王
2025年9月16日,國際金價首次突破每盎司3,700美元大關,顯示投資人正押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即將採取更激進的降息行動。
根據《路透社》報導,現貨黃金盤中一度衝上每盎司3,702.95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隨後回落至3,687.67美元,仍較前一日上漲0.2%。
同時,美國12月交割的期貨金價小漲0.1%,來到3,724美元。自今年初以來,黃金價格累計已上漲約41%,而在9月8日才剛剛突破每盎司3,600美元,如今又再度創下新里程碑。
推動金價飆升的力量除了避險情緒之外,還包括各國央行持續買進黃金、美元疲弱,以及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大幅降息。
OANDA的分析師瓦夫達(Zain Vawda)指出,地緣政治風險與全球經濟成長的不確定性,固然維持了避險需求的高位,但真正帶動金價急漲的,仍是對降息的強烈期待。
交易員透過CME FedWatch工具分析後,幾乎一致預期聯準會在9月17日結束的會議上將至少降息25個基點,甚至有部分人押注可能一次降息50個基點。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更在15日透過社群媒體公開呼籲,要求聯準會主席鮑威爾(Powell)實施「更大幅度」的降息,進一步加深市場的政策預期。
在利率下降的環境下,黃金因沒有利息收入而更具吸引力。美元近期兌其他主要貨幣下挫至逾兩個月低點,也讓黃金對非美元持有者而言更為便宜。獨立金屬交易員黃泰(Tai Wong)直言,金價因美元急劇轉弱而飆升,不過在聯準會決策揭曉前,市場出現部分獲利了結的情況並不令人意外。
事實上,自2024年以來,黃金的漲勢幾乎未曾停歇。去年金價大漲27%,並於3月首次突破3,000美元關卡,當時市場因川普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湧入避險資金,如今美元走弱與央行持續買盤再度形成推力,使黃金進入全新的價位區間。
除了黃金外,其他貴金屬價格表現不一。現貨白銀下跌0.6%,報每盎司42.44美元,但盤中一度觸及自2011年9月以來的最高價。鉑金則下跌0.8%,收在1,389.50美元;鈀金同樣走低0.6%,報每盎司1,176.97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