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朦朧案登英國《BBC》頭版!中國態度異常堅決「官方1舉動」成最大疑點

  • 發佈時間:2025/09/24 18:11更新時間:2025/09/24 18:11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于朦朧案登英國《BBC》頭版!中國態度異常堅決「官方1舉動」成最大疑點
于朦朧墜樓暗藏著諸多疑點,英國《BBC》也在頭版大幅報導此事,凸顯了中國民眾對官方說法的信任度幾乎為零。(圖/翻攝自微博、《BBC中文》官網 )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

37歲中國男演員于朦朧日前墜樓身亡,震驚各界,官方第一時間將死因定調為「飲酒後意外墜樓」,並排除刑事案件,但細節始終未公開,加上相關貼文屢遭刪除,網路謠言、陰謀論四起。不過,即便中國政府不斷壓消息,輿論仍未因此平息,英國《BBC》更是在頭版大幅報導于朦朧墜樓案,指出「中國官方的態度非常謹慎,甚至稱得上態度堅決」,但對民眾來說,卻有著諸多疑點,並以過往案件為例,凸顯了民眾對中國官方說法的信任度幾乎為零。

更多新聞: 于朦朧屍檢連法醫都哭了!一掀白布驚見「全身像碎掉」恐怖內幕網瘋傳


于朦朧案登英國《BBC》頭版!中國態度異常堅決「官方1舉動」成最大疑點
37歲中國男演員于朦朧日前墜樓身亡,案件卻暗藏諸多疑點。(圖/翻攝自微博 )


根據《BBC中文》報導,在于朦朧墜樓案發生後,網路上出現各種謠言,包括「于某某被他人組局侵害後跳樓」,「大佬要潛規則他,狗腿子替大佬組的局,他被灌醉後侵害,想不開跳、「監控被人為毀壞,背後有挺大勢力。現在于某某母親和妹妹都被控制起來了」以及「于某某被吊在高樓,活活拔掉指甲、開膛破肚,被丟下樓」等等。

雖然謠言四起、無法考證真實性,但過去就對社交媒體長期實行嚴格言論管控的中國政府,對于朦朧事件更是格外嚴謹,火速發布藍底白字的警方通報。《BBC》指出「在中國媒體新常態下,這種通報一般意味著公共討論的結束」,換句話說,該通報發出後,社群平台就不再可見質疑的聲音,即便有針對通報可信度的疑問,幾秒鐘後也馬上被刪除。

于朦朧案登英國《BBC》頭版!中國態度異常堅決「官方1舉動」成最大疑點
北京朝陽公安分局及央視21日發布《警情通報》,嚴正強調網路並非法外之地,已依法查處多起造謠事件。(圖/翻攝自央視微博)


正因如此,中國網友為了規避審查,便自行開發出多種語言系統,像是拼音縮寫、諧音等,同時也開發出用暗示、黑話替代正常語序語句的語言方式,更在發現相關話題在微博、抖音等平台遭遇審核之後,轉向像是Threads、臉書等境外平台,並按照在微博的發言方式來持續規避審核,即便這樣可以擺脫中國監控,但也壓縮了公民討論的空間,同時導致相關訊息在流通過程中嚴重耗損,導致許多外國籍、非中國籍的網友們難以理解。


令人質疑的是,中國官方並不是不會做詳細的通報,以曾震驚中國的2022年徐州鐵鏈女事件為例,當時同樣是警方通報,即便內容沒有成功說服中國民眾,但在該通報中,仍舊詳細描述了是透過那些方式進行DNA檢驗比對?以及通過那些方式進行生物確認?哪些機構、醫院進行?等等,相關內容全都可以追溯。

于朦朧案登英國《BBC》頭版!中國態度異常堅決「官方1舉動」成最大疑點
中國官方針對于朦朧事件,僅透過不斷闢謠、封鎖消息,卻沒有披露案件本身細節,引發中國網友質疑。(圖/翻攝自微博 )


反觀于朦朧事件,中國官方僅透過不斷闢謠、封鎖消息,卻沒有披露像是案發現場畫面、聚會名單、目擊人士口供等等案件本身的細節,因此讓許多中國網友們十分質疑官方說法的真實性,也正因中國處在真相幾乎完全不透明的狀況,導致了民眾們只好相信「是特權階級在背後運作」這種最能接受的說法。


更多新聞: 于朦朧送醫滿頭血「躺床插管照」遭護理師流出!背後恐怖真相竟「與宗教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