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7月5日大災變」謠言已不攻自破;但日本政府依然保持高度警戒。地震調查委員會昨(26)天公布最新評估,針對「南海海槽巨大地震」30年內發生的機率,從80%修正為「20%至90%」之間。警告一旦強震到來,屆時可能掀起最大34公尺、超過十層樓高的滔天海嘯!
巨災不遠?NHK報導,針對各界持續擔憂的「南海海槽巨大地震」發生機率,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昨(26)天公布兩種計算方式:一種計算方式顯示,未來30年發生8級以上「巨大地震」的機率為60%至90%;另一種方式計算結果機率較低,但也為 「20%至50%」;雖然數值有所差異,但專家強調,這不改變「巨大地震」隨時可能爆發的危機。
為何出現雙重機率
過去專家評估認為,南海海槽30年內發生巨震機率約80%。至於本次最新修正,是因研究團隊重新檢驗高知縣室戶市的古代文獻,當中水深紀錄存在一定誤差,因此計算時納入「不確定性」,導致新出爐的巨震推估機率數值差異變大。
專家進一步說明,若以「時間預測模型」推算,南海海槽未來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機率,約為60%至90%;而單純以平均地震間隔推算,機率會下修至20%至50%左右。
委員會強調,兩種預測方法各有依據,無優劣之分;但「巨大地震」隨時可能降臨,結論並無改變。
委員長平田直指出,1946年昭和南海地震(規模8.1)至今已過80年,因此下一次巨大地震,任何時候發生「都不意外」;名古屋大學鷺谷威教授則認為,機率差異反映「科學極限」,提醒大眾重點不在數字本身,而是要理解巨大地震的「無可避免」;東京大學關谷直也教授提醒,僅有機率數字恐難以執行防災行動,政府資訊應更貼近實際需求。
「鯰魚」蠢蠢欲動
除了南海海槽,地震調查委員會還公布了其他區域的巨震機率;未來30年內,北海道東部的千島海溝,巨震機率高達80%;日本海溝巨震機率90%;關東地區外海的「相模海槽」巨震機率約70%,至於離台灣僅110公里的與那國島週邊,巨大地震機率也高達90%。
「最高警戒」維持
本次地震調查委員會,持續將南海海槽巨大地震,列為最高的「三級警戒」。官方再度呼籲民眾,對建築物進行耐震補強、固定好大型家具,並熟悉海嘯襲來時的避難路線,嚴防類似311東日本大海嘯的慘劇再次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