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堰塞湖「溢流」還「潰壩」? 陳駿季揭差異:不需糾結2個名詞

  • 發佈時間:2025/09/27 17:41更新時間:2025/09/27 17:41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快新聞/堰塞湖「溢流」還「潰壩」? 陳駿季揭差異:不需糾結2個名詞
農業部長陳駿季。(圖/民視新聞)

即時中心/黃于庭、魏熙芸報導

樺加沙颱風外圍環流為夾帶暴雨侵襲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生溢流,目前已造成16人不幸罹難,該湖也持續維持紅色警戒。對此,農業部長陳駿季今(27)日表示,疏散是縣市政府要負責的工作,但只要有需要,中央絕對會透過應變中心調度協助;另他也說明,「溢流、潰壩」描述對象不相同,不需要糾結這2個名詞。

更多新聞: 「鏟子超人」塞爆花蓮光復鄉!他請求「1件事」別做:根本無法救災了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指出,22日才發出警戒,然而疏散區人數高達8千多人,根本不可能1天內撤離。陳駿季指出,水位警戒會根據當時水位及天候調整,是一個動態警戒,之前颱風還沒有來,考慮到自然溢流之下可能造成的影響,因此畫設疏散區,21日下午氣象署調高預估雨量,才會下達較大的疏散範圍。

此外,陳駿季說明,根據災防法,疏散是縣市政府要負責的工作,但中央也絕對不會任由地方,只要有需要協助,都會透過應變中心調度協助;另垂直避難的部分,也有相關作業原則,現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怎麼讓災區復原重建,後續再來釐清責任。

媒體追問「部長認為這是溢流?潰壩?」,陳駿季表示,溢流是對於水的描述,潰壩則是對壩體結構的描述,2者描述對象不相同,當初水保署是針對水位高低,判斷湖水何時會流出壩頂,一旦流出後就會對中下游產生影響。

事實上,陳駿季提到,水保署初次說明時,關心的是水位何時會漫出壩頂,水一但溢流後會沖刷下切;因此,換句話說「潰堤、潰壩」就是溢流後的最終結果,潰壩本身可能有不同程度,各界也不需要糾結這2個名詞。

更多新聞: 快新聞/黃國昌狗仔費用曝光!3年恐達千萬 前公視總經理:他不可能全用私房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