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15日確認,他已授權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委內瑞拉(Venezuela)展開秘密行動。《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率先披露了這項指令,並引述匿名美國官員的說法指出,川普政府的目的是要透過CIA引發政權更迭,將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趕下台。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15日確認,他已授權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委內瑞拉(Venezuela)展開秘密行動。《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率先披露了這項指令,並引述匿名美國官員的說法指出,川普政府的目的是要透過CIA引發政權更迭,將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趕下台。
據《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川普15日在白宮的記者會上,被問到「為什麼要授權CIA進入委內瑞拉」時,回答「我授權有2個主要原因。第一,委內瑞拉把他們的囚犯送進了美國。第二則是毒品,我們有大量毒品從委內瑞拉進入美國,許多毒品經由海路走私,我們已看到這點,但我們也會在陸地上阻止他們。」
當被問到中情局是否「被授權除掉馬杜洛」時,川普含糊其辭,既沒有否認「政權更迭」,也未明確承諾要下手。他說:「喔,我不想回答那樣的問題……這對我來說是個荒謬的問題。不完全是荒謬,但對我來說要回答它就是荒謬。不過我認為委內瑞拉現在感受到壓力了。」
川普還表示,他的政府正在考慮對委內瑞拉發動登陸作戰。上述言論出現在美國與委內瑞拉緊張關係急遽升高之際。近幾週,美國已多次襲擊在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活動的委內瑞拉船隻,並部署數艘戰艦及核潛艦。
對此,馬杜洛15日晚間出現在全國電視上,呼籲保持克制,並警告不要進一步升高局勢,「別讓政權更迭的陰謀,以及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式的失敗戰爭重演,別讓CIA再搞政變,拉丁美洲不想要、不需要,也拒絕這種行為。」然而,美國隨即又在16日於加勒比海發動另一起針對委內瑞拉船隻的攻擊。
美國對委內瑞拉船隻的非法攻擊
美國截至目前已在委內瑞拉海域發動6次打擊,並指控這些船隻涉及毒品走私。然而,川普政府從未公開提供任何證據,證明被轟炸的船隻確實正在走私毒品。這6次襲擊共導致至少27人死亡,包括:
- 9月2日:據報造成11人死亡。
- 9月15日:據報造成3人死亡。
- 9月19日:據報造成3人死亡。
- 10月3日:美國官員稱造成4人死亡。
- 10月14日:川普稱造成6人死亡。
- 10月16日:據報有部分倖存者。
川普行動的合法性?
專家對此曾告訴《半島電視台》,美國對委內瑞拉船隻的攻擊可能違反國際法,也違背美國憲法。而美國若進一步在委內瑞拉本土發動行動,不論是CIA還是美軍,其合法性都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副教授雷吉爾梅(Salvador Santino Regilme)上個月對《半島電視台》表示,海上行動中使用致命武力必須尊重生命權,並遵守執法的必要性與比例原則。
他說:「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與1988年通過的《聯合國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Illicit Traffic in Narcotic Drugs and Psychotropic Substances),都強調海上合作、登船與同意機制,而非直接摧毀。任何導致疑似走私者死亡的攻擊,都應立即啟動獨立且透明的調查。」
專攻憲法和國際法的美國律師范恩(Bruce Fein)也對美國的海上行動發起嚴厲批評,他向《半島電視台》表示:「根據1973年11月頒布的聯邦法律《戰爭權力決議》(War Powers Resolution),任何軍事使用,除非是為了自我防衛以回應實際攻擊,都必須獲得美國國會明確的法定授權,且在發動任何軍事行動後48小時內都要通知國會。因此這類未經國會授權、針對『疑似』委內瑞拉毒販的軍事攻擊,是明確違憲的。」
至於川普日前將委內瑞拉的毒品販運集團,指定為「外國恐怖組織」(Foreign Terrorist Organizations),范恩在8月受訪時曾解釋,此舉是「非法的」,因為它違反了法律所規定的認定標準。根據美國憲法,組織必須同時符合3項條件才能被指定為外國恐怖組織,包括:該組織位於美國境外、從事恐怖行動或相關活動、其恐怖行為必須對美國公民或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雖然川普多次宣稱,馬杜洛政府掌控了美國所認定的委內瑞拉「恐怖販毒集團」,但美國情報機構自己也承認,並無證據支持這項指控。
委內瑞拉的反應
面對川普的威脅,委內瑞拉先是指控美國違反國際法與《聯合國憲章》(UN Charter),接著又宣布動員「百萬民兵」。馬杜洛在9月初表示,全國將在284個「戰線」地點動員軍隊、警察與民間防衛力量,「如果必要,我們已準備好進行武裝鬥爭。」並稱他的政府「正站在對抗納粹極端主義運動的前線。」
馬杜洛補充,委內瑞拉曾在1942年至1944年間,於加勒比地區「遭到納粹攻擊」,「在另一個歷史敘事中,我們曾被大英帝國攻擊。他們派出21艘戰艦,而我們的人民雖然資源匱乏,但手持棍棒、石頭、刀子與砍刀迎戰,最終擊退了他們。我們不是傻子,也永遠不會是。」
與此同時,委內瑞拉政府還加強內部宣傳戰。委內瑞拉政治學者皮納(Carlos Pina)指出,川普的恐嚇,反而可能鞏固馬杜洛在國內的統治基礎,「今天,委內瑞拉總統再次譴責美國干涉委內瑞拉內政,並強化了該地區左翼政權與政黨,一貫反對華盛頓影響力的反殖民論調。」
CIA在拉丁美洲的骯髒歷史
儘管目前外界尚不清楚美國對委內瑞拉的具體計畫是什麼,但歷史或許可以提供線索。最早從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期,美國對中美洲進行了一系列軍事干預,被稱為「香蕉戰爭」(Banana Wars),以保護美國企業在當地的利益。
直到1934年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任內,美國才宣布採取所謂的「睦鄰政策」(Good Neighbor Policy),承諾不再入侵或佔領拉丁美洲國家,也不干涉其內政。但「睦鄰」承諾並未持續太久。冷戰期間,美國開始資助多起推翻拉丁美洲左翼民選領袖的行動,包括:
1950年代的瓜地馬拉:1954年,民選總統阿本斯(Jacobo Arbenz)主張國有化美資企業,隨後就被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執政下的CIA支持的地方武裝勢力推翻。在中情局的「PBSUCCESS行動」(Operation PBSUCCESS)中,該機構訓練的武裝由軍官阿馬斯(Carlos Castillo Armas)領導,成功奪權。瓜地馬拉至此陷入長達36年的內戰。
1960年代的古巴:1959年,共產主義領袖卡斯楚(Fidel Castro)推翻美國支持的獨裁者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後掌權。在艾森豪時期,CIA策劃訓練流亡美國的古巴人,入侵古巴以推翻卡斯楚。民主黨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上任後繼續執行該計畫。1961年,甘迺迪批准「豬玀灣入侵」(Bay of Pigs Invasion),但計畫失敗,流亡軍遭古巴軍隊擊敗。
1960年代的巴西:1961年,古拉特(Joao Goulart)出任總統,推行社會與經濟改革,並與古巴等社會主義國家保持友好。CIA遂資助親美政客與反共團體,削弱古拉特政權,最終導致1964年的軍事政變,建立親美獨裁政權。
1960年代的厄瓜多:美國擔心總統伊瓦拉(Jose Velasco Ibarra)與副總統蒙羅伊(Carlos Julio Arosemena Monroy)親古巴的政策。CIA便透過美國工會組織資助反共宣傳。1名中情局特工後來在2004年經核准的報告中坦言:「最後,他們幾乎買下了厄瓜多所有政治人物。」蒙羅伊後來發動政變推翻伊瓦拉,但1963年軍方再度政變,全面封殺共產黨並斷交古巴,與美國的國家利益保持一致。
1960至70年代的玻利維亞:1964年,美國支持由奧圖尼奧(Rene Barrientos Ortuno)領導的軍事政變,推翻民選總統埃斯登索羅(Victor Paz Estenssoro)。1971年,美國再度資助政變,推翻左傾的總統托雷斯(Juan Jose Torres),由獨裁者班澤爾(Hugo Banzer)掌權。
1970年代的智利:CIA資助推翻左翼民選總統阿葉德(Salvador Allende),因為阿葉德計畫國有化美資銅礦公司。1973年,皮諾契特(Augusto Pinochet)發動軍事政變,阿葉德最終在被捕前持AK-47步槍飲彈自盡。美國隨後支持皮諾契特的獨裁政權長達17年之久。
1975年「兀鷹行動」(Operation Condor):是1項由美國支持、在南美洲蒐集情報和暗殺對手的「政治迫害」和「國家恐怖主義」行動。時任美國總統福特(Gerald Ford)支持6個右翼軍政府建立跨國恐怖統治網路,成員包括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智利、烏拉圭與巴拉圭。該行動針對左翼分子與持不同政見者,導致至少97人被暗殺。
1980年代的薩爾瓦多:1981年,薩爾瓦多軍方「阿特拉卡特營」(Atlacatl Battalion)屠殺埃爾莫索特村(El Mozote)約1000位平民,其中包括婦女和兒童。該部隊由美國訓練及武裝,屬於冷戰時期美國鎮壓左翼政策的一部分行動。
1980年代的格瑞那達:1983年,美國入侵格瑞那達,推翻馬克思主義者總理畢曉普(Maurice Bishop)政權,以防止受到古巴影響。
1989年的巴拿馬: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George H. W. Bush)發動「正義之師行動」(Operation Just Cause),入侵巴拿馬並推翻諾瑞嘉(Manuel Noriega)的政權,理由是毒品走私,但實際上是為了確保美國對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諾瑞嘉原先是美國CIA扶植的獨裁者,之後卻被老布希稱為「美國人的流氓。」
湊巧的是,委內瑞拉外交部長希爾(Yvan Gil)9月時才向《半島電視台》指出,華府正在透過「粗俗且邪惡的謊言」,為1項「殘暴、奢侈且不道德的數十億美元軍事威脅」尋求正當性,而其最終目的,是要讓外部勢力掠奪該國「無可估量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