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梁博超報導
國民黨主席選舉昨(18)日投開票,前立委鄭麗文拿下6萬5122票,得票率為50.15%,確定當選新任主席,也成為繼前主席洪秀柱之後的第二位女黨魁;不過選前傳出中國介入這次主席選舉,甚至鄭麗文主張早日開啟對中談判。對此,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擔憂,如果國會最大黨的黨主席到北京展開所謂的「和平談判」,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對台灣的傷害,都是極大的,「賴政府必須小心應對。」
矢板明夫昨晚在臉書撰文指出,這次的國民黨主席選舉是一場「藍與紅之爭」。主要的兩個候選人,一個是代表國民黨傳統菁英和地方勢力的郝龍斌,另一個是被自己人都認為是「中國同路人」的鄭麗文。雖然國民黨主要的各大縣市長、立委,幾乎都站在郝龍斌這一邊,但依然抵擋不住支持鄭麗文的網軍空戰,最後獲得了54%的選票勝出。
然而矢板明夫提出三點,認為這一選舉結果,對台灣政治今後的走向有巨大的影響。首先,國民黨的底色已經由藍色變成了紅色。矢板明夫表示,過去國民黨一直在努力扮演的,是台灣社會和中國共產黨之間「緩衝地帶」的角色;但今後中共勢力可以更容易地直接插手台灣政治。兩岸的矛盾與衝突,將變得更加短兵相接。
第二,國民黨的抗爭手段將由宮廷政治逐漸轉化成激烈抗爭。矢板明夫分析,過去的幾任國民黨主席,包括這一次參選的郝龍斌,大部分都擁有「沒落貴族」氣質,不喜歡使用激烈手段抗爭;但鄭麗文出身民進黨,擅長組織抗爭、製造對立,這一特長也正是她能夠在六個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當選的原因之一。
他認為,承載著基層黨員「狠狠教訓民進黨」的期待,鄭麗文率領的國民黨將變得更加兇悍,很可能會讓台灣社會更加撕裂、族群矛盾更加激化。
第三,國民黨或許將直接開啟兩岸談判。矢板明夫提到,以前的中共,一直希望透過幫助台灣的親中政黨贏得選舉之後,慢慢調整兩岸政策,最後再走向統一。「但是最近已經明顯等不及了。」
而這次鄭麗文的競選主張,既不相信台灣有能力對抗侵略,也不相信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會幫助台灣,只是不斷強調「台灣已經沒有時間了」、「要早日開啟談判」;並多次表示,自己「願意到北京和習近平談判」,談多少次都可以。
因此矢板明夫擔憂,雖然國民黨沒有中央政府的授權,但是如果國會最大黨的黨主席到北京展開所謂的「和平談判」,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對台灣的傷害,都是極大的。「賴清德政府必須小心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