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在中美貿易緊張升級之際,德國官方數據顯示,中國於2025年前八個月重新超越美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同時,美國總統川普表示,預期下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雙方可譨達成涉及大豆貿易,甚至是核武限制的多項協議。
脫美入中?路透社報導,德國統計局初步數據顯示,今(2025)年1月至8月德中貿易總額達1,634億歐元(約5.83兆新台幣),略高於德美間的1,628億歐元。
由於美方關稅壓力與歐元升值,德國對美出口明顯下滑,導致中國重新奪回榜首。
2024年,美國首次超越中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然而川普重返白宮後揮起關稅大刀,使德國對美出口急劇下滑。
今年前8個月,德國對美出口年減7.4%,剩下996億歐元(約3.56兆新台幣);僅8月單月即暴跌23.5%。
德國對外貿易協會(BGA)主席楊杜拉(Dirk Jandura)指出,「毫無疑問,美國的關稅與貿易政策是銷售下滑的重要原因。」他表示,美國市場對德國傳統出口品如汽車、機械及化學品的需求均大幅下滑。
ING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布熱斯基(Carsten Brzeski)分析,在高關稅與強勢歐元夾擊下,德國對美出口短期難有起色。
另一方面,德國對中國出口下跌13.5%,僅547億歐元(約1.95兆新台幣);但從中國進口則激增8.3%,達1,088億歐元(約3.89兆新台幣)。
布熱斯基警告,這波中國進口熱潮「令人擔憂」,尤其是許多商品價格明顯低於正常市場水準,具傾銷疑慮。
態度樂觀!川普:預期與習近平達成貿易、核武協議
另一方面,美國總統川普22日於白宮表示,下週在南韓舉行的「川習會」預料可達成多項共識,內容可能涵蓋中國恢復購買美國大豆、限制核武發展,以及針對俄烏戰爭的立場協調。
川普在與北約秘書長魯特(Mark Rutte)會面時對媒體說:「我認為我們會達成協議。」他並指出,習近平在烏克蘭戰爭議題上的立場「已經出現轉變」,現在希望戰爭早日結束。
這番言論與其貿易與財政官員的強硬發言形成對比。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本週正前往亞洲,為「川習會」鋪路,並試圖緩解中方稀土出口管制引發的市場動盪。
川普淡化稀土出口限制的影響,稱那只是「小插曲」,真正的核心問題是關稅。
他並透露,美國農民因中國訂單銳減而面臨困境,期盼此次會談能恢復大豆出口。
川普還加碼提及,若中國願意,可能推動與俄羅斯的「核武減量」三方協議。
據統計,目前美國仍有約5,177枚核彈頭、俄羅斯更坐擁5,459枚為最多;中國雖然只有600枚核彈頭,但數量「持續擴充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