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黴菌大爆發?專家:除了潮濕氣候,這3大問題也很致命!

  • 發佈時間:2025/10/26 08:27更新時間:2025/10/26 08:27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換季黴菌大爆發?專家:除了潮濕氣候,這3大問題也很致命!

圖、文/潮健康

春季氣溫忽冷忽熱、濕度變化劇烈,正是黴菌孳生的高峰期。許多民眾一早起床,發現牆角、浴室、窗框都出現黑黑一片,不僅影響美觀,更讓人擔心對健康的危害。

更多新聞: 男高中生突遭8警車包圍上銬逮捕 只因AI搞烏龍!餅乾袋變手槍

 其實,「黴菌」不只是環境髒亂的象徵,更是居家濕度與通風異常的警訊,專家提醒,若長期出現黴斑與異味問題,除了使用有效的除黴產品,更應從日常習慣與環境管理著手,才能徹底改善。

黴菌是怎麼來的?4大常見原因一次看懂

根據環境衛生與建築防潮專家的觀察,黴菌的出現多半與以下因素有關:

 

【濕氣過重或通風不良】
 台灣氣候潮濕,加上室內通風不足,容易造成牆面、地板或衣櫃內濕氣堆積,形成黴菌溫床。

【氣候變化劇烈】
 春秋交替、梅雨季節或颱風過後,空氣濕度大幅波動,讓牆體吸水又難乾,黴菌自然趁機滋生。

【清潔習慣不良】
 若長期未擦拭浴室牆面、窗框或冷氣出風口,黴菌孢子就會附著繁殖,越清越多。

【建材老化或滲水】
 牆面裂縫、矽利康老化、漏水未處理等問題,都可能導致結構受潮,成為黴菌溫床。

 

專家提醒:防黴從日常做起

私域圈健康管理師張恆恩表示:「很多人以為噴個漂白水就能解決黴菌問題,但若源頭沒找出來,幾天後又會重現。」

他強調,保持乾燥是防黴的關鍵,尤其在台灣濕度高的環境下,應搭配除濕機與風扇,讓空氣循環良好,他也提醒:「牆壁、窗框、冷氣、浴室矽利康這些地方,都需要定期清潔與預防性塗層,才能真正防住黴菌。」

 

常見錯誤習慣,你中了幾項?

  • 漏水牆沒修補 → 潮氣不斷滲入,黴菌永遠除不完
  • 浴室使用後未開風扇或除濕機 → 濕氣堆積最容易長黴
  • 只擦表面不除根 → 黴菌孢子仍殘留,幾天後又回來
  • 使用高濃度漂白水 → 容易傷材質、刺激呼吸道

 

 

黴菌怎麼改善?從根本做起

針對不同環境與狀況,應採取對症處理方式:

 

【浴室與廚房】
 使用具抗菌、抗黴配方的清潔劑,搭配防水矽膠修補縫隙,保持乾燥通風。

【衣櫃與房間】
 擺放除濕盒、定期曝曬衣物,減少暗濕角落。

【牆面與窗框】
 可使用防霉塗層或防水膠修補裂縫,隔絕水氣滲入。

【嚴重黴斑或異味】
 若已擴散至大片牆面或家具內部,建議尋求專業清潔或防霉施工團隊協助。

 

如何挑選有效的除黴產品?

市面上有許多主打「抗菌防霉」的清潔產品,其中也包含像又一村這類以慕斯與抗菌配方為核心的品牌,受到不少重視居家健康的消費者青睞,常見產品成分會加入天然植物酵素、檸檬酸或活性氧配方,可協助去除黴斑與異味,維持環境清潔與乾爽。

 

挑選時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 使用後表面能維持乾燥、不殘留黏膩感
  • 選擇無刺激性氣味、可安全使用於多種材質的產品
  • 成分標示清楚,含防霉抗菌活性配方

 

常見問答:為什麼擦了除黴劑還是會再長?

專家指出,黴菌不只附著在表面,它的根部常深入牆體或矽膠內部。若只擦表層、不處理潮氣源,幾天後又會復發。

 

建議觀察:

  • 是否有漏水、滲水或冷氣出水問題?
  • 是否長期關窗、無除濕設備?
  • 是否材質老化(矽利康、油漆層龜裂)?
  • 未清除黴根,市售水狀與凝膠型無法深入黴根,慕斯型產品因附著力較高,可提升清潔覆蓋範圍。

 

如有疑慮,建議找專業防水或防霉技師評估,從源頭改善濕氣與結構問題。

 

黴菌不是小事,從生活習慣與觀念改起

黴菌長期存在於密閉空間,可能造成空氣品質下降與呼吸不適,保持乾燥通風、選對產品、定期清潔與修補裂縫,才是杜絕黴菌的根本之道。

若問題持續或反覆出現,建議尋求專業防霉處理,才能真正擺脫「黑斑重生」的困擾。

 

免責聲明: 本文為一般居家清潔與環境衛生資訊,非作為醫療診斷或替代治療依據。產品效果視環境條件與使用方式而異,若有持續嚴重問題,建議尋求專業協助。

更多新聞: 這不是電影!鉸口鯊吞下水下相機 一吐再現深海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