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扎根美國台積電跨國複製設廠祕訣!One Team精神在地打造半導體人才鏈

  • 發佈時間:2025/10/29 11:57更新時間:2025/10/29 11:57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5年扎根美國台積電跨國複製設廠祕訣!One Team精神在地打造半導體人才鏈
台積電用One Team精神在地打造半導體人才鏈(圖/台積電提供)

撰文‧譚偉晟

 今年SEMI WEST展會上,沒有參展的台積電仍備受矚目。因身為晶圓代工龍頭,如何克服文化差異、與當地大學合作培育人才、讓員工融入團隊,都是值得有意赴美台廠借鏡的貴重經驗。



更多新聞: 輝達GTC大會 黃仁勳未明確回應台灣總部選址何處

 「Blackwell,這個世上最知名的晶片,如今在美國製造、就在台積電這個最先進的晶圓廠……,我們將下單不只數千、而是數百萬片以上。」美國時間10月17日,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現身鳳凰城近郊的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區,慶祝第一片在美國生產、用來製造Blackwell這款AI晶片的晶圓誕生。

這對美國的晶圓代工產業與2020年宣布赴美設廠的台積電而言,都是重要的里程碑。而台積電先進製程順利進入量產階段,更證明了台廠有能力將過去的成功經驗,在美國這片土地上複製。

眼前成功的基礎,源於台積電不斷努力融合全球各地人才。「我們的團隊有來自美國、台灣及世界各地的成員組成。當他們彼此合作並分享想法時,能大大提升我們的整體營運與創新能力。」TSMC Arizona總經理卡斯塔納雷斯(Rose Castanares)向《今周刊》如此表示。

廣納匿名意見  重視台美節日

SEMI全球行銷長兼台灣區總裁曹世綸,也肯定台積電組建跨國團隊的決心,「5年前的決定,是正確、但很勇敢的行動。」他口中的正確,是因台積電勢必得依客戶需求進行全球布局;勇敢,則指拋開在台灣理所當然的文化慣例,用開放態度吸收美國文化差異,摸索出一套能有效運作的全新模式。

舉例來說,台積電為了在亞利桑那州建立「One Team」(一個團隊、齊心合作)的企業文化,除了定期讓高階主管與部門經理參與培訓及實際應用課程,以便更好地融入當地管理文化;也透過匿名問卷調查,讓員工有機會定期對主管提出意見。

平時,台積電也強調並慶祝台灣和美國的節日,讓員工們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並建立深厚的團隊默契。

「這對(台積電和美國)彼此都是新的嘗試。」曹世綸分析,台積電團隊的建構,從最初找「願意做半導體、願意投入製造、還願意選擇英特爾以外工作」的人才,到如今能吸引更多認可台積電文化的成員,這正是台積電赴美發展的學習歷程。

台美人才對於「職涯」的認知,原本就因為教育與文化背景,有顯著差異。

美國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ASU)校長克羅爾(Michael Crow),曾在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舉辦的《領導力論壇》分析,美國學生非常重視「為什麼」(why),選擇工作時不會只想著「我能不能做好」,更在乎「我是為什麼而做」。他因此強調,台積電若想在美國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就必須「說明製造晶片解決了哪些問題、並與招募對象產生連結」。

這些,正是台積電在美國積極執行的任務。目前,台積電正積極與亞利桑那州及全美教育機構發展合作關係,對象涵蓋四年制大學、社區大學及技職教育計畫,目的是讓更多人認識半導體產業,增加潛在應聘者加入半導體產業及台積電的機會。

「對我們而言,人才至關重要。美國的大學與學院擁有許多優秀的工程學系,我們積極與其中一些學校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去年夏天,我們迎來了約200位來自近60所不同學校的工程實習生。我非常期待他們畢業後能以全職員工的身分再次加入我們。」卡斯塔納雷斯說。

攜ASU與社區大學 培育人才

「美國政府也了解,台積電肩負美國半導體復興的重任,而人才是(TSMC Arizona)發展的最大瓶頸。」曹世綸分析,這正是SEMI協會與台積電、美國聯邦與地方政府傾力合作的重點:「去跟州政府、大學合作,一起設計出半導體學程」,重現頂尖大學與台積電共同孕育人才的成功方程式。當中最重要的是二三年宣布合作打造人才培育計畫與創新研究的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ASU的角色,就像是新竹科學園區旁的清華、交大。」

除了與亞利桑那州大緊密合作,在新進人才招募上,台積電採取雙線並進策略。

針對工程師,深入喬治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大、伊利諾大學在內的全美十多所四年制大學,執行招募並推動合作。

針對技術員,重視深耕在地,與當地社區大學密切合作。2024年,台積電亞利桑那廠在鳳凰城市政府支持下,推出「半導體註冊技職學徒計畫」,為有志投入半導體產業的員工提供機會,可以藉由在TSMC Arizona的工作時數獲得學徒證書,還能進入當地社區大學提升技能。

目前,這項計畫已培訓出150名技術員學徒,這些人若能順利完成培訓,將可獲得專業認證,未來有望成為TSMC Arizona新進技術員的管理、指導者。

引進合適人才之後的下一步,就是讓所有員工充分融入「One Team」。

為改善台灣與美國兩地團隊,在工作、生活文化上的落差,台積電2024年推出「跨文化學習方案」,以實體和線上形式傳授外語、國外法律、風土民情,及不同國家的管理文化等課程,「讓團隊跳脫慣性思惟,促進換位思考彼此理解、減少文化衝擊。」一名台積電員工透露。

工作之外,也比照台灣標準,在當地成立包含足球、籃球以及新興運動「匹克球(Pickleball)」等社團,讓員工下班後也有機會交流。

曹世綸也認為,台積電的發展歷程,是值得台灣供應鏈借鏡的典範,「供應商晚幾年到那裡,也會遇到同樣的(文化衝擊)問題。」

隨著亞利桑那州第二座與第三座晶圓廠陸續興建,需要更多台灣工程師赴美支援。對此,卡斯塔納雷斯強調,TSMC Arizona「會盡力確保他們及其家人能盡可能地順利安頓,無論是幫助他們找房子、為孩子找學校,還是協助了解當地福利。」

對台積電而言,招募美國員工、由在地人才組建團隊,是持續進行中的長期目標。一名半導體供應商私下透露,台積電亞利桑那廠區「有很多不同國籍的工程師,我們在學習跟他們(TSMC Arizona)合作、建立默契。」在台積電規畫中,未來第三座晶圓廠進入量產,TSMC Arizona員工數將上看6千人。

為了在美國落地生根,TSMC Arizona勢必要替未來的人才需求,提前準備。今年夏天,台積電進一步擴大半導體教育觸角,在鳳凰城社區推動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在兩個月課程期間,近50名公司成員共造訪八所學校,「與學生相處,向他們介紹半導體技術。我的目標是激發他們對晶片產業職涯的興趣,並鼓勵新一代的創新者。」卡斯塔納雷斯說道。

5年扎根美國台積電跨國複製設廠祕訣!One Team精神在地打造半導體人才鏈
投入社區關壞  深耕在地連結


事業版圖擴大,台積電也需比照美國當地企業,經營在地社區。近年來,TSMC Arizona持續舉辦食物募捐活動、支持當地醫院與執法人員行動,展現對地方的關懷。

卡斯塔納雷斯特別提到,其中包含與美國紅十字會亞利桑那州及新墨西哥州分會合作,收集到的血液總量,能用來拯救多達186名病患,「這些努力,展現了TSMC Arizona團隊對社區關懷的承諾。」她說。

從美國人才培育計畫到與當地社群建立連結,都是能讓台積電穩健扎根美國的重要支柱,「台積電正藉由在美國的發展目標,一步步將自己打造成頂級國際企業。」曹世綸觀察。

(閱讀全文…https://btoday.cc/8aaxbm)

延伸閱讀:

 潘迎紫「二頭肌」登熱搜,為何76歲還要練肌肉?停經後每2人就1人骨鬆…存骨本3要訣「不只運動」


國泰金「集團總動員」拚永續,總座李長庚兼任永續長:發展自然金融市場,帶動資金投入氣候行動


更多新聞: 台積電2026年最重要一役!矽光子CPO是什麼?入列台灣AI新十大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