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人工智慧新創巨頭OpenAI宣布,與亞馬遜(Amazon)簽下為期七年、總額高達38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兆1,735億元)的雲端服務合作協議,作為上週組織重整後,推動其AI野心的首波重大投資。
強強聯手!路透社報導,這項協議內容包括由亞馬遜旗下Amazon Web Services(AWS)供應大規模運算資源,並提供數十萬顆輝達(Nvidia)GPU,協助OpenAI訓練,並部署其次世代AI模型。
擴大算力布局、迎接「超級智慧」競賽
OpenAI執行長山姆·阿特曼(Sam Altman)表示,為推動「極限級AI」發展,公司承諾將投入高達1.4兆美元(約合新台幣43.3兆元),打造30GW運算資源;新計畫規模耗電量,相當於可供2,500萬美國家庭用電所需。
「前沿AI的規模化,需要巨大且可靠的算力。我們與AWS的合作,將強化運算生態,推動下一階段的AI普及。」阿特曼表示。
OpenAI將立即開始使用AWS的資源,預計所有運算容量,將於2026年底前全面到位,並於2027年後持續擴充。
亞馬遜則將部署數十萬顆高階AI加速器晶片,包括輝達新一代GB200與GB300等,用於支援ChatGPT回應,與訓練後續AI模型。
亞馬遜股價飆新高
消息一出,亞馬遜4日股價飆漲至歷史新高,市值單日暴增1,400億美元(約新台幣 4.33兆元),上漲逾5%,延續前一交易日近10%的大漲。
此前市場曾質疑 AWS,在AI競賽中落後微軟與 Google,如今該筆大單被視為強力肯定訊號。
重整後的OpenAI:加速擴張、去微軟化?
上週OpenAI進行大幅重組,移除部分「非營利優先」結構,也結束微軟對其雲端服務的「優先供應權」。
先前OpenAI已著手規劃IPO上市,市值估計上看1兆美元(約30.93兆新台幣)。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近期同時向Google採購雲服務,並傳出與甲骨文(Oracle)簽約,於五年內採購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28兆元)算力。
此外,上週也與微軟簽下2,500億美元(約 新台幣 7.7兆元)的Azure雲端服務採購協議。
泡沫疑慮升溫:高估值與高成本齊飆
這些巨額承諾也引起華爾街關注:外界質疑,OpenAI 如何在「年度營收 200億美元」規模下,承擔其破兆級的支出?
有分析人士警告,AI 產業當前估值與支出激增,恐有泡沫化趨勢。
然而,OpenAI與AWS的合作仍被視為「戰略性擴張」,可能改變雲端與AI市場格局,成為「超級運算競賽」的最新關鍵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