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老師在臉書指出,立冬當天氣溫驟降、寒氣加重,是「養陰藏陽」的重要時節,若不慎觸犯禁忌,恐導致身體不適或舊疾復發。以下為他整理出的立冬6大禁忌與建議:

示意圖/今天(11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象徵冬季正式來臨。(擷取自 免費圖庫freepik)
一、立冬不宜過早外出
立冬氣溫低、寒意重,尤其長者若清晨外出,血管收縮容易造成不適。古語有云:「立冬一日,水冷三分」,提醒此日氣溫劇降,應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感冒。
二、不宜飲用過熱開水
立冬屬陰氣盛時,若飲用過燙熱水,體內磁場會忽冷忽熱,容易造成頭暈、倦怠與身體不適。
三、忌泡熱水澡過久
節氣陰氣旺盛,若長時間泡熱水澡,會使陽氣流失、皮膚乾癢或脫皮。建議以短時間洗浴為宜,尤其孩童更要避免泡太久,以防受寒導致筋骨酸痛。
四、忌劇烈運動
立冬氣候寒冷,血管收縮明顯,若進行劇烈運動恐誘發心血管問題,建議以伸展、散步等緩和運動取代。
五、3星座需注意健康
巨蟹座、獅子座與處女座為夏季星座,立冬後易出現舊疾復發、免疫力下降等狀況。小孟老師提醒,這三個星座應多休息、多喝花果茶,維持身體平衡。
六、立冬宜早睡早起
俗語「秋冬養陰」意指夜晚應靜養。晚間9點後為陰氣旺盛之時,立冬後若能早睡早起,可幫助補氣養精、恢復活力。
此外,民間也流傳多項與立冬相關的傳統習俗:
一、「補冬」:古人相信立冬時身體易虛寒,常以羊肉爐、薑母鴨等食補溫補氣血。
二、「拜祖先」:藉立冬之日感謝祖先庇佑,祭拜後食湯圓象徵團圓。
三、「吃餃子」:立冬為秋冬交替,「交」諧音「餃」,寓意節氣轉換。
四、「吃甘蔗」:民間流傳「立冬食蔗齒不痛」,以甘蔗清熱潤喉、象徵節氣圓滿。
五、「吃生蔥」:古法認為立冬吃蔥能助發汗、促進氣血循環,達到驅寒保健之效。
小孟老師也提醒,立冬節氣是一年能量轉換的重要節點,民眾若能遵循養生節氣、避免觸犯禁忌,將有助於迎接健康、平順的冬季生活。
《引新聞》提醒您:以上為民俗傳說僅供參考,切勿過度迷信,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
更多引新聞報導
瀑布情侶全裸濕身擁吻!「公然親熱」網友怒轟:太超過
普發一萬今輪到尾數「4、5」!財政部曝登記懶人包 錯過分流這天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