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
台灣人愛喝飲料,一年能喝掉超過10億杯,飲料店數量衝上1萬6千家,而且平均每個月,就有40家新店開幕,但每一間分店的飲料品質可能會略有不同,一名曾經擔任飲料店稽核人員提醒愛喝手搖飲的族群,若看到店員手部有「2特徵」請馬上轉身去別家飲料店買,貼文曝光之後,掀起網友兩派論戰。


貼文曝光,原PO的說法並非所有人都認同,掀起兩派論戰,認同的人回應「本來會碰食品的產業就不能做指甲戴美甲戒指,你可以不要選會碰食品的產業啊,去服飾店、去寶雅,愛美有很多方式,但上班請擺正你的態度 」、「所以我從來不用做美甲的孩子」、「餐飲科路過,餐飲業本來就規定不能有指甲、塗指甲油 」、「但我不覺得這跟做指甲有太大關係。有的人沒做指甲但指甲縫卻很髒啊,每個人都有指甲縫啊 難道沒做指甲的人指甲縫就一定很乾淨?」、「基本上戴手套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手不要用髒而不是衛生,真的做過餐飲業的人就懂⋯ 然後我同意看到有做美甲然後做內場的就離開這件事」;不以為然的網友則回應「拜託,我在裡面待四五個小時可能洗手次數比你一天洗手次數還多,不要以偏概全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