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潮健康
秋冬交替是肌膚最容易拉警報的時節。氣溫驟降、濕度降低,皮膚在短時間內面臨環境快速變化,常出現乾癢、脫皮、緊繃刺痛等不適症狀,甚至會因為反覆搔抓讓肌膚出現不適。許多人以為這些只是季節小毛病,但其實這些變化多與肌膚防護狀態不穩定有關。
健康管理師張恆恩表示:比起拼命補水卻不見改善,更重要的是理解問題本質,不是單純乾,而是「屏障不穩定」。當皮脂、水分、角質層協調失衡,肌膚容易對外在變化比較敏感,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膚況變得敏感又不安定。

秋冬膚況不佳,主要源自以下三種原因
1.水分與皮脂不協調
氣溫變冷時皮脂分泌會下降,加上濕度降低,容易造成「外乾內油」現象:表層乾燥脫屑,但 T 字部位卻依然易出油,膚況變得不均衡。
2.角質層狀態不佳、保護性能下降
過度清潔、頻繁去角質,或使用酒精、酸類過高的刺激性保養品,都可能破壞角質層,使肌膚防禦力下降,水分較易散失,也較容易有不適感。
3.壓力與作息失衡
熬夜、生活節奏混亂、壓力累積,都會降低肌膚的自我修復能力,讓膚色變暗沉、觸感變粗糙,是秋冬肌膚「看起來沒精神」可能的原因之一。
掌握3步驟,不再乾癢脫皮
隨著氣溫下降、皮脂分泌減少,肌膚特別容易乾燥。若想提升肌膚穩定度,可從以下三個方向著手:
一、適度清潔:洗太乾比不洗更傷皮膚
不少人面對脫屑會加強清潔或使用熱水,反而讓肌膚屏障更加脆弱。
建議:
- 洗澡水溫控制在 40°C 以下
- 選擇 溫和、無皂鹼、不致乾澀 的清潔用品
- 避免長時間泡熱水澡
二、即刻保濕:掌握洗後 3 分鐘黃金鎖水期
洗澡後 3 分鐘內有利於保濕吸收,乳液、乳霜在此時吸收效果最佳。
特別是 小腿前側、手肘、膝蓋 等容易乾裂的部位更要加強塗抹。
三、正確防曬:冬天紫外線仍會造成肌膚的負擔
冬季紫外線雖不如夏天強烈,但 UVA 仍持續存在,是造成細紋、暗沉的兇手。
建議:
- 每日使用 SPF30 以上 的防曬
- 戶外活動時間長時需定期補擦
台灣專業保養品牌FARMELL 法媚兒指出,消費者的保養觀念正從過去的「急救補水」逐步轉向「長效修護」。比起只追求短暫亮潤,更重視:
- 肌膚屏障穩定
- 泛紅肌可安心使用
- 成分簡單、溫和高舒緩度
- 修護 × 保濕並行的產品策略
品牌分享:「換季時,補水只是第一步;真正能讓膚況維持穩定的,是長期的滋潤與保養習慣。」
想要在換季依然保持細緻、柔嫩、不緊繃的肌膚,除了保養產品的選擇,也能從日常習慣開始調整:
- 減少長時間熱水淋浴
- 多攝取含 Omega-3、維生素 E 的食物
- 調整作息、保持睡眠品質
- 保濕、防曬每天都要做
當肌底健康、屏障穩定,不論季節如何變化,乾癢、脫皮、暗沉等困擾自然不再反覆上門,讓肌膚全年都能維持理想狀態。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資訊與產品特性介紹,非作為醫療診斷或替代治療依據。產品效果視個人體質與使用習慣而異,若有持續困擾,建議諮詢專業醫療機構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