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中心/洪巧璇、黃啓豪 台北報導
人工智慧重新定義了教學模式,難免有民眾擔心學生是否會透過AI來寫作業、做報告,學生輕易就能從AI中找到答案,那這樣老師的功能會不會被取代,對此,學者強調,若能提升人工智慧素養,並妥善使用在教育上,反而能讓學習及教學事半功倍。
2022年ChatGPT問世以來,這類型的生成式AI,為教育帶來全新的挑戰,也衍生新的議題,學生是否會透過AI寫作業、做報告,老師的工作又會不會被取代,也讓部分民眾對人工智能感到擔憂。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副司長王淑娟:「那AI其實是幫助教學的一個,很好的協作者,老師還是有一些教育的專業,需要去做發揮的AI不會取代老師,但是AI可以幫助老師做一個,更好的教學工具去輔助他。」AI時代來臨,不僅改變學習方式,就連師資培育也得重新定義,學者分析,若能善用AI,就能大幅提升學習和工作效率,重點在於人工智慧如何正確使用在教育上。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副司長王淑娟:「除了他要加強自己AI的素養之外,他同時也需要負責任的教會孩子,怎麼樣負責任而有用的去使用AI,然後能夠更好的去做教學設計,跟教學引導幫助孩子在AI的時代下,能夠更好的學習更好的發展。」如果將AI用在教學上可以透過龐大的資料庫,設計課綱、教材準備,課程中,讓學生和AI共同討論,激發多元觀點,也能當成學習評量,整理重點,建立多元評量方式。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副司長王淑娟:「師資培育很重大的挑戰。」正確的使教育結合科技,讓學生學習事半功倍,貫徹AI賦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