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轉粉?新研究揭密「突然愛上香菜」原因 竟然因為老了

  • 發佈時間:2025/11/23 11:19更新時間:2025/11/23 13:18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從黑轉粉?新研究揭密「突然愛上香菜」原因 竟然因為老了

圖、文/CTWANT

最新科學研究發現人類是否喜歡香菜,與基因構造密切相關。科學家在第11號染色體上找到了名為OR6A2的基因,被稱為人體的「香菜探測器」。不同基因型的人在嗅覺上反應截然不同,有人聞到清香,有人卻只感受到刺鼻的肥皂味,因此形成對香菜「愛與恨」的兩派。

更多新聞: 創紀錄!淡江二型探空火箭飛行高度超過7公里 驗證新一代航電系統穩定性能

最新科學研究發現人類是否喜歡香菜,與基因構造密切相關。科學家在第11號染色體上找到了名為OR6A2的基因,被稱為人體的「香菜探測器」。不同基因型的人在嗅覺上反應截然不同,有人聞到清香,有人卻只感受到刺鼻的肥皂味,因此形成對香菜「愛與恨」的兩派。

綜合陸媒報導,研究同時發現,喜歡香菜的人往往具有更敏銳的苦味受體,對苦瓜、西蘭花、茴香等味道較強烈的食物也具備較高接受度,顯示嗅覺與味覺偏好之間存在連動性。有趣的是,香菜又被稱為「半輩子菜」,不少人年輕時排斥香菜,但在人生後段突然「轉粉」。

科學家推測,這與年齡增長後味覺與嗅覺逐漸退化有關,使得原本敏感的「香菜感受能力」下降,從而不再抗拒其味道。資料顯示,香菜學名為芫荽,屬草本植物,是中餐常見的提味食材,廣泛運用於涼拌菜、熱湯、麵食等料理。其獨特的濃郁香氣也讓它成為最具爭議的食材之一,愛者視為美味關鍵,厭者則避之唯恐不及。

此外,《本草綱目》記載香菜具辛溫特性,能「內通心脾、外達四肢」,在傳統醫學中亦被視為具有藥用價值。隨著相關基因研究逐步深入,科學家也希望能進一步解開飲食偏好的遺傳機制,理解人類感官差異的更多秘密。

延伸閱讀

更多新聞: 快新聞/把握好天氣!東北季風「這晚」起增強轉涼 再度回溫時間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