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
今(25日)氣溫明顯變冷,受東北季風夾帶一波弱冷空氣南下影響,氣溫持續下滑,今晨各地最低氣溫落在16至18度之間。面對寒冷的天氣,有些人會選擇喝酒取暖,但要小心這招其實完全無效。營養師姚晴徽就曾提醒,喝酒會讓人有「身體變熱」的錯覺,但那只是體表血液上升所造成的暫時暖意,過沒多久體溫反而會下降得更快。

姚晴徽曾在IG與臉書粉專上指出,喝酒根本不能保暖,甚至可能提高失溫風險,在低溫環境喝得太嗨,還可能因為脫衣、意識模糊或判斷力下降,而不知不覺把自己置於危險中。她解釋失溫(Hypothermia)指的是身體核心溫度跌到35℃以下,嚴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而「酒精」和「低溫」正是失溫的兩大危險因子。她也細數酒後容易失溫的4大原因,包括皮膚血管擴張讓體熱迅速流失、流汗加速蒸發散熱、意識模糊降低對外界溫度的警覺、肌肉放鬆失去顫抖造熱能力。

雖然台灣冬天不像高緯度國家那麼致命,但姚晴徽提醒,冬季飲酒仍要留意環境與攝取量,成人女性一天不超過1份酒精、男性不超過2份,且避免在戶外寒風中或進出溫差大的場所飲酒,更不要因為喝到臉紅手熱就急著脫衣服。她笑說「真的冷的話,待在家、吃點營養、抱抱身邊的人,比喝酒暖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