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CTWANT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對外祭出對等關稅政策,而對內則提出大規模減稅主張,他公開表示,未來數年內可能大幅削減、「甚至完全取消」所得稅,更透露,關稅收入將足以取代現行的稅收規模。
綜合外媒報導,川普透過視訊向美軍官兵發表談話時強調,政府從對等關稅取得的收入「足以支撐大幅度減稅」;他自信表示,「未來幾年,我們將大幅削減、甚至可能完全取消所得稅。因為我們收到的關稅收入將會非常龐大。」並進一步指出,這項政策改革預計在未來1至2年內推動,但他尚未提出具體細節,也沒有說明此政策如何在法律上落實。
事實上,川普過去已多次拋出類似概念,今年4月27日在社群上就曾提及,未來關稅收入若提升,「許多人將不必再繳所得稅,或是至少會大幅下降」,並表示政策將「聚焦在年收入未滿20萬美元(約新台幣632萬元)的民眾」。不僅如此,川普11月初也有提出「關稅紅利」(tariff dividend)構想,排除高收入者之外,將讓每位美國公民獲得至少2000美元(約新台幣63230元)紅利。
然而此構想在美國國內與國際學界均引發質疑。美國政府現行年度所得稅收入約佔聯邦財政近一半,遠超關稅收入規模,兩者差距以「兆美元」計算。若完全以關稅取代所得稅,勢必需將關稅全面性提高,形同對全球實施超大型稅負轉嫁,恐引爆更嚴重的國際貿易摩擦。
由於川普並未提供財政計算方式或具體執行藍圖,因此目前外界多將此視為政策宣示或政治訊號。但無論最終是否落實,美國若展開大規模減稅與關稅擴張,勢必重新塑造全球貿易格局,台灣企業與政府都將密切關注後續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