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海中牡蠣含塑膠微粒恐「傷肝腎或致癌」? 毒物專家給說法

  • 發佈時間:2024/07/22 13:16更新時間:2024/07/22 13:16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快新聞/海中牡蠣含塑膠微粒恐「傷肝腎或致癌」? 毒物專家給說法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毒物專家顏宗海。(圖/民視新聞)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

平面媒體報導,海委會研究指出,2020至2023年採驗各地河川出海口及出海口鄰近的野生牡蠣,100%都驗出微塑膠,包含人造衣物纖維、養殖漁網與漁繩等,且彰化烏溪出海口的微塑膠濃度最高,每立方公尺達2.28個濃度。對此,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毒物專家顏宗海今(22)日表示,目前對塑膠微粒使否傷害肝腎或治癌,尚未有醫學研究報告佐證,呼籲民眾從日常生活中減塑,而政府也應該限制塑膠產品入海。

更多新聞: 11人上吐下瀉食物中毒 南港40年鵝肉老店遭勒令停業

《中國時報》今日透過頭版下半部報導,海委會「2020至2023年海漂底垃圾及微型塑膠分布調查與海廢監控建置計畫」研究發現,台灣河川出海口鄰近採集的16組野生牡蠣樣品,全被檢出含有微塑膠,形狀以塑膠纖維達88%最高,從聚酯纖維、嫘縈、丙烯酸纖維、聚甲醛等推測,多數來自人造衣物纖維、漁業活動及養殖業所使用漁網漁繩等,監測數據又以彰化烏溪出海口的塑膠濃度最高。

不過,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許瑞峯表示,依其研究,目前牡蠣微塑膠的濃度仍在可接受的風險範圍內,而且監測的位置為汙染較嚴重的出海口野生牡蠣,而民眾常吃的為養殖牡蠣,不一定會受到汙染。

至於海洋裡為何會有塑膠微粒?顏宗海指出,有可能是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了很多的塑膠產品,變成垃圾之後,輾轉進入河川與海洋,再分解恐變成塑膠微粒,再進入牡蠣後,轉入食物鏈中。

顏宗海分析,除日常生活用的塑膠產品,海中使用的漁網等,萬一掉入海中經過分解,有可能也變成塑膠微粒,這就會讓人擔心,若不小心誤食,就會進入人體。

顏宗海說,過去國外的研究可以發現,人體包含血液在內很多的器官都能看到存在塑膠微粒,從細胞、動物等基礎實驗中,確實會對一些器官造成傷害;惟在醫學上的了解還不夠多,無法確認有多少比率的塑膠微粒會被人體腸胃道吸收。

同時,顏宗海強調,人體吸收後除了血液外,塑膠微粒還會停留在哪個器官、待多久、食用多少才會傷害腎、肝臟,以及是否會致癌,目前都無相關醫學研究報告。

最後,顏宗海坦言,醫學研究目前認為塑膠微粒有害,但對人體會造成哪方面的影響,資料還不夠多;建議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少用塑膠產品;而且政府也應該祭出相關限制,勿讓塑膠製品入海,倘若進入食物鏈,最終恐怕會影響大家的健康。

更多新聞: 逾期肉混售牟利! 殭屍鵝肉「過期14年」還在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