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府積極推廣鮮食大蒜 打造當地特色品牌走向國際

  • 發佈時間:2025/05/25 09:48更新時間:2025/05/25 09:48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雲林縣府積極推廣鮮食大蒜 打造當地特色品牌走向國際

民視新聞/蔡松霖 雲林報導

雲林縣,是國內的重要產地,今年受到氣候影響,還有寒流助攻,有利發育,讓今年收成特別好,價格也相對穩定。在縣府的輔導下,各產業團體,積極推廣,還研發出不少加工產品,甚至走向國際。

更多新聞: 急著賜福? 神農大帝遶境巡水田 衝進飲料店撞破玻璃

蒜頭是料理中不可或缺的靈魂角色,炸物、炒菜、沾醬來上幾顆蒜頭,能讓風味大大提升,雲林縣是國內蒜頭主要產區,年初幾波寒流,讓今年蒜球不只較往年大粒,辛辣味相當十足。

在名廚的指導下,雲林縣長張麗善親自下廚,加入醬油膏、辣椒與芝麻香油,調製出香氣四溢、嗆辣十足的醬料,淋在五花肉片上,完成經典川菜「蒜泥白肉」。現場也同步示範「塔香油封蒜頭」的簡易做法,透過創意料理推廣雲林在地優質蒜頭,展現產地新鮮食材的多元魅力。

雲林縣是全台主要的大蒜產地,每年種植面積可達4700公頃,產量占全國9成,年產值高達3至4億元。當地出產的大蒜以新鮮度高、嗆辣香氣濃郁著稱,這一味深受不少民眾的喜愛。

雲林縣府積極推廣鮮食大蒜 打造當地特色品牌走向國際

每年三、四月蒜頭進入採收期,今年初幾波寒流助攻,加上氣候相對穩定,有利蒜球發育,雖然總體種植面積,比起去年少了約200公頃,但今年蒜頭,價格平穩,不僅單位面積的產量提升,品質也較往年出色。

在縣政府的輔導下,雲林地區各產業團體積極推廣鮮食大蒜,並研發出黑蒜、蒜精、蒜醬等多樣化加工產品。這些創新不僅提升了大蒜的附加價值,也有效拓展了市場通路,讓消費者從產地到餐桌都能享受到雲林大蒜的多元風味與健康魅力。

雲林大蒜從傳統作物轉型為地方特色品牌,不僅代表著農民的用心與堅持,也象徵著台灣農業走向多元與精緻的發展路線。透過加工技術創新與料理推廣,讓這一顆顆平凡的蒜頭走出田間,甚至打開國際市場的大門,為傳統農業注入更多可能。

雲林縣府積極推廣鮮食大蒜 打造當地特色品牌走向國際
更多新聞: 3月低溫導致雲林荔枝收成僅5成 農民可向農業部申請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