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組/報導
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就流傳著各種末世預言,即使一次次落空,新的預言繼續出現,還是會造成部分人民恐慌;甚至隨著人類科學、天文學的發達,對於災難預言的描繪反而更加具體、生動。南華大學生死學所退休教授呂應鐘表示:「古代預言多偏於宗教、且偏重於統治者,藉由預言來遂行統治的方便。」
本周台灣演義播出「末日啟示錄」,帶您看看歷史上重要天災,在宗教人士眼中被如何解讀,又為大眾帶來什麼影響。完整報導敬請鎖定本周日晚間7點55分,民視新聞53頻道《台灣演義》。

人類史上有關「末日預言說」層出不窮,總能引起熱議。(圖/翻攝台灣演義)
末日預言一直都沒少過,《新約聖經》也描述世界將因為戰爭、飢荒、瘟疫、地震和火山爆發而毀於一夕,只是沒有明確寫出發生的時間點;西元157至172年、1000年也各曾被宗教人士指為末日,最後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進入二十世紀後,天文觀測技術進步,天文學家預測到哈雷彗星尾端將掃過地球,同時透過光譜分析發現哈雷彗星帶有致命毒氣,可能影響人類;此說法一經傳播,導致人心惶惶。1919年也有氣象學家預測太陽系六大行星將罕見地會合連線,並產生巨大熱能把地球大氣燃燒殆盡。所幸,這些天文末世預言最後證實對地球絲毫沒有影響。更多完整報導請見本周日晚間7:55《台灣演義》節目。
✅節目播出資訊:每周日晚間7點55分,請鎖定民視新聞53頻道 台灣演義
✅訂閱台灣演義Youtube ,更新最精彩內容 :請點我
✅按讚台灣演義FB,掌握最新節目 :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