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七月對投資人來說,是變動相對大的月份!亞太投顧針對匯率升值和對等關稅兩大因素,提供投資人避險策略,以保護資產並尋找新的增長機會。 提醒投資人在匯率升值下的應對 ,若匯率升值指的是新台幣兌主要貨幣(如美元)走強,這通常表新台幣的購買力提升,但同時也可能對出口導向的企業造成壓力,因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變得相對昂貴。因此對於資產配置海外布局+內需市場的績優股,都是重要的步驟。
配置海外資產: 若新台幣持續升值,投資海外資產會是個有效的避險方式。投資人可以考慮配置以美元計價的資產,例如: 美股或美國公債: 直接投資美國股市的優質企業,或選擇波動性較低的美國公債,享受其穩定的收益。 美元計價基金或ETF: 若不熟悉個別股票,可透過投資追蹤美國市場的基金或ETF來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
外幣定存: 將部分資金轉為美元或其他強勢貨幣進行定存,鎖定較高的外幣利率。投資內需型產業: 匯率升值有利於進口,因此與內需相關的產業,如餐飲、零售、觀光等,可能受惠於進口成本降低或國民消費力提升,如餐飲 零售 觀光 台火 士紙 卜蜂 大成 六角 寬宏國際 浪凡 美食 八方雲集。

避開出口導向且議價能力較弱的產業: 避免或減少在高度依賴出口,且產品同質性高、缺乏品牌溢價的產業投資,以降低匯率風險。 對等關稅敲定下的應對 「對等關稅」的敲定意味著貿易保護主義的升溫,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重組,並影響特定產業的營運成本與獲利能力。 關注供應鏈韌性強的企業: 優先考慮那些已將生產基地多元化、或擁有較短且彈性供應鏈的企業。這些企業在面對關稅壁壘時,能更快調整生產策略,降低衝擊。 投資替代性市場或產業: 若某些產業因關稅問題而受損,可以將目光轉向不受關稅影響、或甚至因此受惠的替代性市場和產業。例如,若中美貿易戰持續,部分製造業可能會將產線轉移至東南亞或墨西哥等地,投資這些地區的相關產業可能是不錯的選擇。

分散投資: 將資金分散到不同地區、不同資產類別和不同產業,以降低單一風險事件對整體投資組合的
衝擊。
保持流動性: 預留充足的現金或高流動性資產,以便在市場波動時能夠把握低價買入的機會。
定期檢視與調整: 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快速,建議至少每月檢視一次投資組合,並根據最新情勢進行調
整。
最後亞太投顧也提醒:成功的避險不僅在於避免損失,更在於識別新的投資機會。持續學習、保持彈性,並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來制定投資策略,才能在波動的市場中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