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
台灣人愛喝手搖飲,然而現在有不少人為了健康改喝「無糖」版本,覺得少了糖就能避開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不過,根據《Women’s Health》雜誌報導,一項發表於《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的研究指出,長期喝加了代糖的無糖飲料,糖尿病風險可能比原本還高。此研究結果一出,立刻震驚許多民眾。

這項研究使用美國「年輕成人冠狀動脈風險發展研究(CARDIA)」資料,分析自1985年起、追蹤4,654名受試者30年,發現攝取無糖飲料最多的族群,其罹患糖尿病風險高出129%,攝取人工甜味劑最多者也比最低組高出110%。雖然這類觀察性研究無法直接證明因果關係,但專家提醒,人工甜味劑可能干擾葡萄糖代謝與腸道菌叢,間接影響血糖控制與代謝健康。

面對這樣的研究結果,國際甜味劑協會(ISA)則跳出來喊冤,他們強調,人工甘味料如糖精、阿斯巴甜等,在多國食品安全單位認可下已被廣泛使用,並獲得多個糖尿病協會背書,視為有助控糖的飲食輔助工具。不過醫界並不全然放心,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就曾提醒,很多人以為喝無糖飲料很健康,但如果還加上珍珠、椰果、布丁等配料,一杯無糖飲料的含糖量可能瞬間爆表。他指出,有些代糖雖然不含熱量,但會影響腸道菌叢與大腦獎勵機制,導致食慾增加、攝取更多熱量,甚至可能比喝一般含糖飲更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