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不舒服恐成「慢性發炎」?養成日常生活「3習慣」遠離胃癌兇手!

  • 發佈時間:2025/07/18 18:02更新時間:2025/07/18 18:02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肚子不舒服恐成「慢性發炎」?養成日常生活「3習慣」遠離胃癌兇手!
現代人三餐經常不定時導致胃痛,這恐怕是身體的警訊。(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生活中心/翁莉婷報導

日常生活中任何身體不適,都可能是一種警示。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經常不定時或暴飲暴食引發胃痛,醫師張家銘提醒「胃不舒服,可能是幽門螺旋桿菌作祟」,慢性發炎是癌症最好的溫床,因此呼籲民眾提升免疫力,從生活基本功做起,並點出可能養出胃癌的「3種」日常習慣。

更多新聞: 快新聞/下班記得帶傘!13縣市雨彈升級 大豪雨轟2地


肚子不舒服恐成「慢性發炎」?養成日常生活「3習慣」遠離胃癌兇手!
醫師張家銘指出「胃不舒服」,可能是幽門螺旋桿菌導致。(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醫師張家銘在臉書發文表示,據《Nature Medicine》研究指出,全球預估在2008-2017年出生的年輕人中,將有1560萬人罹患胃癌,其中76%是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這些未來胃癌的個案有2/3集中在「亞洲」地區,但非高盛行率國家(例如非洲)也因人口結構改變,未來胃癌人數恐增加6倍。研究再次提醒大眾「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是全世界都該重視的公共衛生戰略。

肚子不舒服恐成「慢性發炎」?養成日常生活「3習慣」遠離胃癌兇手!
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討論。(圖/翻攝自臉書「基因醫師張家銘」)


此外,醫師張家銘也點出想「遠離幽門螺旋桿菌」,先從生活習慣開始做起,因幽門螺旋桿菌主要透過口腔接觸傳染、水源傳播,共餐時記得使用「公筷母匙」別共用筷子、杯子或牙刷,外食時「避免生食」來路不明的食材,「飲水選擇煮沸或瓶裝水」,這些作法都能減少感染風險。另外,想提升免疫力從改變日常作息、均衡飲食、適當運動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身體對抗細菌。


更多新聞: 飲料喝無糖不一定比較健康?研究結果曝:人工甜味劑讓糖尿病風險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