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侯淑榕 綜合報導
昨天晚上睡得好不好?睡眠不足和睡眠障礙,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睡不好,不只會精神不繼,影響生活和工作表現,長期睡眠不足,與多種疾病息息相關。所以該怎麼做才能好好睡一覺,來看專家怎麼說。
睡眠和呼吸、喝水、吃飯一樣重要,但因生活忙碌,經常被忽略。根據美國疾管局研究,每3人就有1人有睡眠問題。
CNN首席醫療記者古普塔:「大多數人都曾經歷過難以入睡,或是半夜醒來後就再也睡不著的情況。」
研究顯示,缺乏睡眠會加速大腦不好的蛋白質堆積,增加失智與帕金森氏症風險,也會干擾血壓、血糖與免疫系統運作,提高三高、心臟病、癌症,甚至憂鬱症的風險。睡得好,身體才能達到自我修復的作用。想睡個好覺,不一定要靠藥物,專家教你3種妙招。CNN首席醫療記者古普塔:「第一個方法是「認知洗牌」,意思是你先想一些隨機,沒有情緒聯想的詞然後挑一個物品,接著花幾秒鐘想每個字母開頭的單字,舉例來說假設你選的是shoe(鞋子),第一個字母是S,就可以聯想到sock(襪子),soccer(足球)spoon(湯匙),接著是H就想到horse(馬),hair(頭髮)hippo(河馬),你大概懂這個意思吧。」
這種方法透過隨機的文字或畫面,幫助大腦從充滿雜念的狀態,轉換成放鬆的狀態。此外,也可以回歸最傳統的放鬆方式。
CNN首席醫療記者古普塔:「穿襪子睡覺或者蓋重一點的棉被,甚至抱絨毛娃娃,不論你年紀多大都可試試。」
最後就是了解什麼會東西會促使你產生睡意。或許是某種睡前習慣,例如看看書或聽點輕音樂。CNN首席醫療記者古普塔:「(上述)這些方法,加上堅持固定的夜間作息,能傳遞給身體放鬆的訊號,提醒它該準備休息了。」
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睡前30分鐘不要使用電子產品,保持臥室安靜涼爽,並避免吃太油膩、飲酒過量,就能安心入睡,一覺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