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鋼市最近回暖的信號越來越明顯,在中國鋼鐵產業整頓、產能縮減的背景下,中鋼(2002)帶頭喊漲,也推動鋼價上升,這不僅是中國出口鋼材報價上漲了20到30美元,國內大鋼廠如燁輝、裕鐵、盛餘等,也都在8月對中鋼下單量比7月增加,顯示鋼市基本面回穩,需求回升。
中鋼董事長黃建智透露,「9月鋼價有機會調高」,這不僅是一句話,那可能是近五個月來首度漲價。這對鋼鐵業來說,無疑是個利多,接下來銜接第4季傳統鋼鐵產業旺季,鋼鐵產業後市值得期待。
其實,鋼市的回暖並不是一時衝動,燁輝鋼廠也在8月率先上調了價格,鍍鋅鋼和烤漆鋼捲每噸上漲500元,這是鋼價上漲的「開第一槍」,市場反應十分熱烈。
黃建智強調,這波回暖可不是憑空喊出來的,而是有實際基礎的:大陸鋼鐵產業限產的政策開始顯現效果,鋼材出口報價上漲20到30美元,大家都看得見。國內鋼廠8月訂單確實比7月增長,加上新台幣匯率回貶至30美元附近,這對外銷市場來說更具競爭力。

至於中鋼為何敢喊漲?黃建智表示,中鋼對漲價的機會絕不會錯過,尤其距離年底只剩四個多月,鋼價如果不調整,企業的存貨跌價損失將對年度營運形成重大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漲價其實對市場來說是必要的,也能帶來更良性的循環。
黃建智也坦言,鋼鐵行業的挑戰不僅限於眼前的市場波動,還有全球地緣政治和貿易問題,這些都在影響著鋼市的發展。以前的鋼廠常常是「見風轉舵」,銷售到哪個地區就跟著去哪,但如今,由於關稅問題,這樣的做法恐怕行不通了。鋼鐵業未來要轉型,不能再依賴低價策略來生存。
另有不少建商主管認為,國內鋼鐵的供應鏈轉型雖然是一個長期課題,但從現在開始著手,無疑是最明智的選擇。許多鋼廠已經開始內部改革,像是中鋼這樣擁有豐富資源的企業,未來更有機會在這個轉型過程中佔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