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陳堯棋 賴文軒 台北報導
為推動兒童健康體位,今天(11日)國健署邀請小兒科醫師陳木榮進行衛教、破除常見迷思。更找來新科HBL冠軍賽MVP球員劉程恩擔任"FIT動起來大使",分享透過籃球運動養成健康的飲食及身體活動,共同宣導健康體位的重要性。
三名松山高中籃球員,在舞台上示範活力健康操,新科HBL冠軍賽MVP劉程恩,擔任"FIT大使",以大哥哥的角度,宣導兒童健康體位。HBL總冠軍賽MVP劉程恩:「我自己本身是太瘦,所以可能在球場上的對抗性不太夠,所以我會想要增加自己的肌肉量,所以可能就是在飲食的方面,補充多一點的蛋白質。」小兒科醫師陳木榮:「孩子長高我們需要好的蛋白質,需要好的維生素,這些成分都不是這個,含糖飲料跟零食可以提供的,有些研究顯示說,你喝一杯含糖飲料,可以讓孩子的生長激素停止分泌。」

醫師強調,孩子無論過瘦或過胖都不好,根據統計,全台國小學童肥胖盛行率23.8%,國中生更高達28.6%,等於每4名學童,就有1人過胖,疾病恐怕也會跟著找上門。小兒科醫師陳木榮:「很多慢性疾病,孩子小時候胖、長大胖,結果糖尿病 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這些都是會陸續影響,我們在門診有遇過說,孩子三歲16公斤,媽媽抱不動,所以給藥的部分我們也很困擾,到底是要照體重給藥還是年齡給藥。」

國健署長沈靜芬:「要去改善這個兒童過重、過胖的問題,其實就是要從兩個面向,第一個就是營養,第二個就是運動,不僅是小孩可以從父母身上,學到運動的這個習慣,是一個終身的習慣,另外他們也可以藉由,這樣子的一個互動或者是運動,增進親子之間的一個感情。」國健署和教育部合作,呼籲家長以身作則,落實運動、飲食、合作等三大面向,讓孩子們健康成長,健康體位、一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