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陳佳侖 曾宸洛 台北報導
有"沉默疾病"稱號的骨質疏鬆症,已經成為台灣第二大慢性疾病,往往患者在跌倒、骨折後,才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專家就建議,定期做骨密檢測,搭配補鈣保健食品,雙管齊下,補鈣不嫌晚。
隨著年紀增長,鈣質快速流失,台灣超高齡社會下,骨鬆人數增加,但隨著現代人常喝咖啡、沒有時間運動,骨質疏鬆患者年齡有下降趨勢。

藥師王明媛:「我們50歲以上的人口,平均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有骨質密度的風險,近幾年我們發現說,這個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它的年齡層不斷地在下降。」專家指出,骨質密度在30歲左右達到顛峰後,開始下降,但骨質疏鬆症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許多患者往往在跌倒、骨折後才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但已經為時已晚。藥師王明媛:「我們會強烈的建議民眾,一定要定期的去接受骨質密度的檢測,那去追蹤你的骨質密度的情況,才能夠減少骨質疏鬆症發生的一個情形。」除了定期做骨密檢測,監測骨質密度狀況,飲食與保健,也非常重要。

藥師王明媛:「鈣片不是有吃就好,也不一定說天然的吸收率,就一定會比較好,重點是它的成分內容,因為D3可以很好的,幫我們把鈣片吃進去之後,把鈣從腸道拉到血液,維他命K2則是可以把血液裡的鈣,進一步的真正拉到骨頭裡面,所以有K2加上D3加上鈣,我們覺得這才是一個比較完整,而好的一個配方,那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科學補鈣讓骨頭堅強。」根據醫學資訊,鈣質來源,除了吃天然食物,曬太陽幫助合成維生素D,藥師指出,還可透過保健食品補強,補鈣不嫌晚,就怕沒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