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導致進口咖啡減產 日離島拚咖啡自產

  • 發佈時間:2025/08/13 22:38更新時間:2025/08/13 22:38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氣候變遷導致進口咖啡減產 日離島拚咖啡自產
咖啡豆示意圖 來源:農林水產省

民視新聞/謝郁瑩 綜合報導

受到原產地乾旱的影響,進口咖啡產量銳減,日本許多民眾,開始尋找替代的國產品。其實鹿兒島的沖永良部島,從20年前開始,就有業者在島上栽培咖啡豆,現在年產量已經達到1公噸,有望成為當地的新特產。

更多新聞: 情侶激戰「飯店落地窗大透明」畫面全肉色!激烈交纏片外流…對面大樓超嗨

紅色的迷你果實,結滿樹梢,小心採收後,還要經過複雜的水洗和乾燥等程序,才能成為香濃提神的咖啡。

日本鹿兒島縣的沖永良部島,從20年前開始,就有業者嘗試在當地栽培咖啡豆,如今年產量已經達到1公噸。

沖永良部島咖啡農家山下佐月:「持續堅持至今真的只能說...,當初有做這決定真的太好了。」

由於咖啡不耐乾旱、更害怕低溫,像是巴西、印尼等知名產地,幾乎都位在南北迴歸線之間、被稱為"咖啡帶"的區域。沖永良部島,地理位置稍微偏北,其實並非最適合的生長地。業者試種的第4年,就遇上風災,好不容易撐到第8年,又遇上寒冷霜害,為了保住辛苦結晶,他決定從土壤改良下手,用甘蔗渣、牛糞以及釀酒剩下的"酒粕",混合成超級堆肥,終於培養出能適應島嶼氣候的咖啡。不過要上市銷售,產量和成本又成為另一個難關。

西日本咖啡工會理事長:「要是產量能增加我認為發展可期。」

和大品牌的咖啡豆相比,這種咖啡的售價貴了10倍左右,為了吸引買家,業者採用相當特別的製程,不像一般咖啡豆,去除外殼和果肉,而是整顆果實進行烘培。

咖啡加工業者:「原來(整顆烘培)是這味道,我們無法進口保留果肉的咖啡豆,再來進行烘培這只有產地才能辦到。」

如今進口咖啡,受到原產地乾旱的影響,產量銳減而漲價,也因此和國產咖啡的價格差距,快速拉近。業者就希望趁這機會,將這種獨特風味,銷往更多地區,讓咖啡成為當地的新名產。

更多新聞: 法國首認鎮壓喀麥隆是戰爭 馬克宏面對血腥殖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