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性情緒變差容易覺得累?可能是因為「這個」變少了

  • 發佈時間:2025/08/25 14:11更新時間:2025/08/25 14:35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中年男性情緒變差容易覺得累?可能是因為「這個」變少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許多伴侶發現,原本性格穩定的男性,近期卻常因小事發脾氣、抱怨疲倦,甚至夜間難以入眠。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這些變化不一定是壓力或個性問題,而可能與男性睪固酮的逐漸下降有關。

更多新聞: 億元女強人變市場攤販 陳小菁擺攤吸婆媽光顧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許多伴侶發現,原本性格穩定的男性,近期卻常因小事發脾氣、抱怨疲倦,甚至夜間難以入眠。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這些變化不一定是壓力或個性問題,而可能與男性睪固酮的逐漸下降有關。



薛曉晶營養師以內分泌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於2025年的研究指出,男性的睪固酮會隨年齡降低,並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風險高度相關。這段生理轉折被稱為「男性更年期」,卻常因男性較少主動求助而被忽視。



睪固酮濃度下降 會帶動身體與心理變化



當睪固酮濃度降低,身體可能出現多方面變化,包括情緒低落、易怒、性慾減退、肌力下降、容易疲倦、睡眠品質不佳,以及腹部肥胖與代謝異常。薛曉晶營養師表示,這些症狀並非懶惰或裝病,而是內分泌變化帶來的真實身體反應。



代謝異常觸發荷爾蒙下降 與男性更年期有緊密關聯



薛曉晶營養師舉醫學期刊《Metabolism》在2018年的研究為例說明,低睪固酮與代謝症候群及胰島素阻抗有密切關係,尤其會造成腹部脂肪累積與血糖調節異常,增加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同時,薛曉晶營養師提到,高血壓、高血糖與腹部肥胖的組合,會顯著提升性腺功能減退症(睪固酮不足)的發生率,顯示代謝異常本身可能是荷爾蒙下降的重要觸發因素。



睪固酮偏低 男性常出現「出勤主義」現象



睪固酮不足不僅影響性功能,也會削弱日常體能。薛曉晶營養師表示,睪固酮偏低的男性常出現「出勤主義」現象,即使疲憊、專注力差、睡不好,仍勉強上班,但因體能與情緒不佳而降低工作效率,也影響家庭互動與伴侶關係。



營養補充策略 促進睪固酮生成



薛曉晶營養師建議,以營養調整作為男性更年期的重要干預方式:




  1. 補充鋅、鎂與維生素 D,有助睪固酮生成,來源包括堅果、豆類與深海魚。

  2. 每日攝取 1 份豆製品與 1 份莓果,以減少氧化壓力與慢性發炎。

  3. 以黑芝麻豆奶、豆漿搭配紫米或燕麥取代白飯,提升膳食纖維與植物蛋白。

  4. 晚餐避免油膩與過量紅肉,選擇溫湯品、豆腐與酪梨等有助入眠的食材。



規律運動促進睪固酮分泌 維持肌力與代謝平衡



薛曉晶營養師提醒,適當運動能促進睪固酮分泌並改善代謝:




  • 每週3次快走,每次30分鐘,有助心肺功能與血液循環。

  • 深蹲訓練20下× 3組,可強化下肢與核心肌群。

  • 每週至少一次彈力帶或自體重肌力訓練,維持肌肉量。

  • 每天拉筋並於睡前進行5分鐘深呼吸,協助放鬆與睡眠準備。



建立睡覺儀式感 固定睡眠作息時間



薛曉晶營養師指出,睡眠是男性更年期調節的重要環節:




  • 睡前泡腳並進行簡單按摩,促進末梢血液循環。

  • 避免睡前滑手機與食用高鹽宵夜,以免影響入睡與心血管負擔。

  • 維持固定睡眠作息,可搭配少量天然香氛幫助放鬆心情。



男性更年期是累積過程 預防與調整並行



男性更年期並非是單純情緒問題,而是涉及內分泌、代謝與生活品質的整體健康議題。薛曉晶營養師表示,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與高品質睡眠,能有效延緩睪固酮下降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伴侶與家人的理解與支持,對男性度過更年期轉折也具有關鍵作用。



從日常細節開始 穩定人生節奏



不需依賴複雜或高風險的醫療介入,男性更年期的自我照護可從細節著手,薛曉晶營養師提到,晚餐選擇健康食材,睡前泡腳營造放鬆氛圍,都是幫助穩定情緒與恢復體力的簡單起點。持續累積良好習慣,能讓男性在人生轉彎處重新掌握節奏,維持身心平衡與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快樂不起來不是脾氣差?男性更年期+情緒麻痺 可能才是讓你苦的原因

更年期三高風險增! 4撇步助你從容度過更年期、遠離三高威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9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更多新聞: 教育現場亂象層出不窮! 代理教師工會嚴正呼籲「任命新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