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泡沫再起?日本國土交通省16日公布最新「都道府縣地價調查」,顯示截至今(2025)年7月1日,全國平均地價上漲1.5%,為連續4年上漲,且漲幅較去(2024)年的1.4%進一步擴大。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會圈漲勢明顯,各地主要城市、觀光地區房地產價格也持續上升。
歷史重演?NHK報導,日本全國土地價格近年「步步高升」,從用途觀察,住宅用地全國平均上漲1.0%,商業用地則上漲2.8%。其中三大都市圈住宅土地上漲3.2%,東京圈漲幅更高達3.9%,大阪圈2.2%、名古屋圈1.7%;另外各地區的主要城市(北海道札幌、東北仙台、中國廣島、九州福岡)平均漲幅更達4.1%。
至於漲幅奪冠的區域,由北海道富良野市的北之峰町奪下。該處住宅地價暴漲27.1%,主要受海外滑雪遊客湧入,帶動別墅、渡假型公寓的需求水漲船高;另外千歲市因半導體大廠Rapidus設廠,帶動人口流入,使市內的「東雲町(23.2%)」與「榮町(23.1%)」,漲幅分居全國第2、3名。
「地王」部分,由東京港區的赤坂1丁目,連續7年蟬聯全日本最貴住宅地,每平方公尺價格達643萬日圓(約131.7萬新台幣),年漲幅15.6%。東京23區整體住宅地漲幅8.3%,帶動新舊建案全面上揚。調查顯示70平方公尺中古公寓均價,連3個月開價突破1億日圓(約2,048萬新台幣)。
最後上車機會?年輕族群進場搶買不動產
房價高漲未使投資熱潮退燒,反而吸引更多年輕人提前布局。東京有仲介業者指出,十年前會買房的20多歲顧客僅占三成比例,但如今已逾六成20多歲的民眾,搶進房地產市場「卡位」。
以神奈川一名27歲上班族為例,7月他以約2,700萬日圓(約553萬新台幣)價格,購入東京葛飾區的一間中古套房,全額貸款、採35年期機動利率,每月還債約9萬日圓(約18,435元新台幣),租金收入則約8萬日圓(約16,386元新台幣)。他表示,擔心老後生活保障不足,與其拚死加班賺錢,不如以不動產早早建立資產部位。
民眾購屋壓力沉重 部分轉向外圍或賃貸
房價飆漲,令不少家庭望之卻步;橫濱一名40歲男子坦言「地價貴到買不下手,只好放棄」;東京一名30歲女性表示,以前5,000萬日圓(約1,024萬新台幣)能買的房,如今動輒要價8、9000萬(1,600至1,800萬新台幣),讓她陷入「房價恐已太高、又怕漲勢不停」的兩難處境。
受到都心高價推擠效應,愛知縣豐橋市等新幹線沿線城鎮,出現「通勤宅」需求,吸引建商推案。該市一棟15層樓大樓,最快明(2025)年10月交屋,主力商品房61平方公尺,售價3,800萬日圓(約778萬新台幣),吸引不少無法負擔東京房價的購屋族搶買。
中資、有錢人搶購 推升房地產需求
位於九州地區的福岡市,因中國等海外投資客炒作,以及移居人口增加,帶動高級住宅與公寓需求。當地鑑價師指出,高檔物件日本人僅占購買比例四成,其餘為海外買家,且海外購屋的需求仍持續增長中。
不動產研究機構專家分析,地價上漲既有投資熱錢、也有實質居住需求支撐,但不可能永遠都「步步高升」,未來地價將呈現區域分化,核心城市與觀光地持續走高,而人口減少地區漲幅將放緩甚至下跌。因此建議民眾如果想要買房,最好三思、量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