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蘇恩民報導
學術界出大事了!國際知名學術出版集團愛思唯爾(Elsevier)旗下期刊Results in Engineering (IF 7.4)突然宣布撤回先前刊登中正大學電機系教授Mohamed Shaaban的一篇單獨作者文章,理由竟是該教授根本沒有投稿那篇文章,也沒有支付刊登費(APC),也就是有人自掏腰包、冒用中正大學教授名義投稿並刊出,期刊已坦承錯誤並道歉。
離奇的是,Results in Engineering刊出的這篇文章,只要上網比對,就可以輕易發現是抄襲網路上的另一篇文章,顯然審查機制出現重大瑕疵,且該期刊的APC是學術界有名的貴,金額超過2千美元,究竟誰會砸大錢假冒教授名義投稿?動機為何?已在學術界掀起一陣熱議。
愛思唯爾(Elsevier)是國際知名科學文獻出版社,總部位於荷蘭,旗下出版品學術期刊包含《刺胳針》(The Lancet)、《四面體》(tetrahedron)、《細胞》(Cell)等,文獻數量曾佔全球學術期刊1/4,且相關研究文章經常被世界各地科學家引用,引用次數明顯高於全球平均數。

這起離奇的冒名投稿事件,起因本月Results in Engineering刊出一篇由中正大學電機系教授Mohamed Shaaban投稿的文章,題目是《高密度島嶼電力系統的再生能源擴張與長時儲能協同優化:台灣發展路徑(2025-2050)》,包括20頁內文及20張彩圖,事後期刊發現這篇文章投稿時創立的帳號,不是該教授的學術帳號,因此通知中正大學電機系調查,沒想到結果竟演變成學術醜聞。
Mohamed Shaaban教授日前在臉書PO文澄清沒有投稿這篇文章,並表示期刊刊出的這篇文章,可輕易找到是抄襲另一篇網路文章,他認為遭人冒名以抄襲文章投稿,還被冒名支付APC,是因為他長期在網路上揭露其他期刊論文抄襲,才遭挾怨報復。他也抱怨Elsevier拒絕提供投稿人及付費資訊,且不願公開冒名者身分。

事後期刊公開道歉,表示應Mohamed Shaaban教授和期刊編輯的要求,本文已被撤回。文章發表後,期刊發現作者最初投稿時使用的可疑電子郵件地址與Mohamed Shaaban教授的合法研究人員帳戶無關。期刊已聯繫中正大學,並將此事上報。經調查,該機構確認Shaaban教授並未參與本文投稿,而是一個可疑的電子郵件地址冒充他。
期刊還特別請讀者注意,Shaaban教授已直接確認他與本文無關。編輯認為該文章的作者身份不可信,且對該文章的完整性和研究結果失去信心,決定將其撤回。對於因此造成的任何混淆或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此事立刻引發學術界熱議,網友直呼「這個超扯」、「最神奇的是…還能投得中」、「編輯是在睡嗎」、「一篇奇怪抄襲文也投上,其他研究者情何以堪」、「應該告出版社吧」、「這家期刊很貴耶~審查是如此這般?」「應該是有內鬼」、「願意花兩千多美金汙衊一個教授,背後一定不是無聊的路人甲」、「感覺有內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