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林依蓉報導
面對夜深人靜的飢餓感,許多人習慣吃宵夜來滿足口腹之慾。這個「深夜的抉擇」,正是許多民眾追求健康與體態的困擾,選擇錯誤的宵夜不僅可能導致體重上升,更會影響睡眠品質與代謝健康。針對現代人常見的宵夜習慣,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在臉書公開他的健康秘訣,並揭露5大常見的「宵夜地雷食物」,提醒民眾不良的宵夜飲食習慣,將是阻礙健康的隱形殺手。

由於工作型態改變,許多上班族、夜班工作者或學生,都難以避開深夜時的飢餓。對他們而言,尋找飽足感與低負擔的宵夜成為日常最大的挑戰。面對許多民眾的疑惑,劉博仁醫師在臉書列舉「5大宵夜地雷」,這些食物容易造成腸胃不適、血糖波動或增加體脂肪。
1.炸物(鹹酥雞、薯條、雞排)
高油脂、高熱量,甚至含有反式脂肪,會嚴重影響血管健康。
2.泡麵
高鈉、高油脂,其調味包不僅易造成水腫,更增加腎臟負擔。
3.燒烤、滷味(加工製品如香腸、貢丸)
含亞硝酸鹽、鈉含量過高,增加肝腎與心血管壓力。
4.含糖飲料與甜點(奶茶、蛋糕、冰淇淋)
容易造成血糖快速上升,影響睡眠品質,長期食用會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
5.辣味重鹹小吃(麻辣燙、重口味麵食)
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在睡前食用更成為腸胃負擔。

面對民眾難以避免的深夜飢餓,劉醫師也提供具體且可執行的「健康無負擔宵夜」清單。他建議,若非得進食,務必遵循「清淡、少油、低糖、高纖、適量蛋白質」的原則。醫師推薦的選項包括:高蛋白質的希臘優格搭配堅果或新鮮莓果、有助於安撫腸胃的無糖豆漿搭配高纖餅乾,以及方便取得又熱量低的茶葉蛋或水煮蛋。劉醫師最後也提醒民眾,務必掌握2點:份量要小,約占全天熱量的10%以內,且最好睡前1.5—2小時前吃完,同時選擇原型食物,才能真正減少身體負擔,確保整夜安穩入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