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健康/林昱彣
8成糖尿病合併肥胖問題 醫示警「死亡風險提升逾2倍」
台灣糖尿病人口突破250萬人,等同每十人就有超過一人罹患糖尿病;其中更有高達8成病友合併過重或肥胖問題,形成更為棘手的「糖胖症」(Diabesity)。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楊偉勛理事長示警,糖胖症不只影響血糖與體重數字,而是使全身器官負擔加重;數據也顯示,糖胖症恐提升心血管死亡風險1.8倍、全因死亡風險提升逾2倍之多。
潮健康/林昱彣

8成糖尿病合併肥胖問題 醫示警「死亡風險提升逾2倍」
台灣糖尿病人口突破250萬人,等同每十人就有超過一人罹患糖尿病;其中更有高達8成病友合併過重或肥胖問題,形成更為棘手的「糖胖症」(Diabesity)。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楊偉勛理事長示警,糖胖症不只影響血糖與體重數字,而是使全身器官負擔加重;數據也顯示,糖胖症恐提升心血管死亡風險1.8倍、全因死亡風險提升逾2倍之多。
楊偉勛醫師分享,美國糖尿病學會(ADA)近年提出「心臟–腎臟–代謝(CKM)症候群」概念,強調糖胖症與血壓升高、血管內壁受損而引發栓塞有關。心腎負荷倍增的情況下,恐增加心臟病及慢性腎病風險。然而統計顯示,僅有不到3成病友執行體重管理,顯示提升疾病認知與行動力刻不容緩。

可以保護器官的「瘦瘦筆」! 研究實證降低心腎共病風險
「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 2025 年指引建議,糖胖症病友應及早就醫,初診時完成糖、胖、心、腎及其他共病風險的全面評估,並優先選擇具多重效益的治療策略!」楊偉勛理事長指出,糖尿病治療進入「醫病共享決策」時代,病友可透過「診間四問」:包括血糖、體重、腰圍與 BMI 等體位指標,確認心腎等共病風險,並與醫師共同設定治療目標與選擇合適藥物,達到保護器官、維持生活品質的目的。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糖尿病藥物也迎來革命性進展。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部長楊宜瑱醫師分享,近年「GLP-1 腸泌素類藥物」問世,國際治療指引已建議有控糖、減重需求的病友可優先考慮該藥物;除此之外,若合併心腎甚至脂肪肝風險,GLP-1 腸泌素類藥物更具有器官保護的實證效益。
楊宜瑱醫師解釋,GLP-1 是人體腸道分泌的荷爾蒙,不僅能穩定血糖、增加飽足感以輔助體重管理,在身體各個器官也都可以發揮功效。目前部分 GLP-1 藥物具有國際大型三期臨床實驗及真實世界資料證實,能降低近六成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並對腎臟功能具有保護作用,顯示其在控糖、減重外的器官保護價值。「糖心胖三合守護計畫中的藥物也是使用 GLP-1 藥物,讓台灣病友的治療與國際治療接軌!」

883人「瘦了一卡車重量」! 病友喜曝:褲頭小兩個Size
為協助糖胖症病友獲得更全面的治療照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於 2024 年啟動「糖心胖三合守護計畫」,號召全台 122 家醫療院所參與。計畫透過醫療團隊衛教、追蹤與以符合國際指引建議的藥物治療,協助病友同時達成控糖、減重與器官保護三大治療目標。
歷時近十個月的計畫,最終共 883 位糖胖症病友接受完整衛教、追蹤及治療。結果顯示,參與計畫之病友一共減重 3,708.6 公斤,平均腰圍縮小近 5 公分,相當於褲頭小了兩個尺碼,更有半數病友的糖化血色素降至理想目標。楊宜瑱醫師指出,此次計畫證明只要醫病攜手、以正確衛教與有效藥物介入,病友終有機會改善健康、遠離共病。
本次糖心胖三合守護計畫共 122 間院所參與,每間院所透過整合照護與患者教育,展現臨床實證成果,其中 12 院所更以優異表現獲得表揚,包括榮獲「特優獎」的三軍總醫院、臺中榮民總醫院、華謙家醫科診所及陳宏麟診所;「優選獎」的林口長庚醫院、衛福部臺北醫院、陳霆昌安糖診所與曾競鋒診所;而「佳作獎」由新光醫院、高雄新正薪醫院、芯禾診所及博新小兒科家庭醫學科診所獲得。
延伸閱讀:
7成糖友合併肥胖! 醫:「AI式控糖」助減重,預防腎功能雪崩式下滑
不只穩糖、護心更減重! 醫揭密腸泌素機轉與對糖尿病患的「救命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