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摳門才是王道?中國人不炫富改「炫節儉」

  • 發佈時間:2020/10/29 15:37更新時間:2020/10/29 15:58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全球/摳門才是王道?中國人不炫富改「炫節儉」

武漢肺炎來襲,在各國經濟一片低迷當中,北京當局卻宣稱,他們第3季GDP已經由負轉正,達到4.9%,房市、個人消費、還有各項投資都一片看好。根據統計,中國確實因為防疫物資出口、而賺進不少外匯。但歐美分析專家,仍大多看壞中國經濟發展。一份由前任IMF首席經濟學家撰寫的論文,更指出中國房市在疫情期間,已經達到危險的高峰,最多恐怕拖累GDP下跌達1成左右。失業率攀升、外加民間經濟狀況和大外宣的巨大落差,也讓中國掀起新一波的「節儉」風潮,民眾不再炫富,而改為炫耀誰更省錢。

更多新聞: 全球/牽制中國印太區勢力 美日「銳劍21」軍演秀肌肉

連一條沒多少錢的牙膏,也要榨乾最後一滴利用價值,刮一刮再刷十次都不是問題。中國民眾過去流行炫富,比奢華、比有錢。吃穿都要頂級,出入名車代步。但如今肺炎病毒一來,民風突變。

「摳門」才是王道 中國網路社團分享省錢密技

根據NHK報導,最近中國年輕人之間流行的就是這種以節儉為主題的網路社團,社團內介紹許多節儉秘訣,例如將穿舊的襯衫,縫成坐墊再利用,或把料理吃的紅蘿蔔頭留下來種當作觀賞植物。

發現馬鈴薯比米飯便宜,乾脆拿來當三餐;穿了六年的破鞋,自己縫縫補補再戰六年。近年來,中國網路開始流行這樣的節儉社團,不再以「摳門」為恥,反而大方分享心得,要如何才能「摳」得徹底、「摳」得出神入化。志同道合的參加者被暱稱為「小摳」,人數還真的不少。

中國摳門男性聯合會版主盧十四表示,「有13萬多人在這小組(社團)裡面,同時現在累計還沒完全處理的入組申請,還有1萬8千多個,我有觀察到,大家對於一些,鼓勵消費的話術越來越反感。」

「勤儉持家」不是如今才出現的習慣,但中國疫情期間,這風潮確實有升溫的跡象。

中國摳門男性聯合會會員董獨明說,「我看到新聞上看到好多人都失業,因為他們發不起工資,挺有一種警示作用的吧,所以我就想著要開始攢錢。」

以公司為家、三餐自煮 上班族半年存22萬台幣

參考社團前輩分享的秘訣,菜挑便宜的買、書挑二手的來看。平常住在公司,三餐自己動手做。連房租和餐費都能省下來,有社團成員短短半年就存到台幣22萬。

董獨明指出,「因為我感覺,只要我有存款的話,我會對未來更有把握、我會對未來充滿希望。」

平行世界!大外宣稱景氣回溫 人民卻勒緊褲帶

民眾勒緊褲帶過生活,對比之下,中國官媒的宣傳卻如同身在平行世界。

中國統計局發言人劉愛華表示,「從整體上來看,也說明了我們不管是在疫情防控,還是在經濟增長、經濟發展方面,應該都是居於世界前列,充分證明了中國經濟的這種強大韌性和旺盛的活力。」

中國失業率低成績亮眼?日專家:未計入農民工

北京當局宣稱,繼今年第二季由負轉正,第三季GDP仍然維持正成長,達到4.9%。自從疫情緩和、各地逐漸解禁,房市看好,投資回溫,個人消費降幅縮小,9月失業率還減少到5.4%。似乎成績亮眼,但日本專家卻有不同的解讀。

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主席研究員柯隆認為,「這(失業率)數字並不包含「農民工」,也就是跨省打拼的工人,要是加入(農民工)的話 將會達到將近20%,因此這些貧困階層,也就是低收入民眾的消費力,會拖累(中國經濟)發展。」

中國經濟未走出困境 IMF:美中關係緊張主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估,中國今年度經濟成長為1.9%,為亞太地區罕見的正成長國家。但同時也指出,中國經濟還未完全走出困境。除了疫情帶來的打擊還未消退,美中之間關係緊張也是一大主因。

除了痛批中國疫情責任,美國總統川普近來還大動作封殺中國科技業。8月美國商務部宣布,擴大限制152家企業,供應晶片等半導體給華為。這間中國的手機龍頭大廠,形同被掐住生存命脈。相關生產技術,恐怕倒退10幾年。

根據新唐人電視台引述游資周教授說法,「如果芯片(晶片)搞內循環(自行國產),設備和原材料都是中國研發生產,目前中國只能生產90奈米晶片,相當於國際2004年台機式CPU水準。」

應屆畢業生+海歸 中國失業人口藏未爆彈

疫情、景氣還有國際情勢,各方因素相加,導致許多外商撤離中國,國內就業環境不佳,偏偏今年中國大學應屆畢業生又創新高,多達874萬的社會新鮮人、外加80萬海歸留學生,成為隱藏的社會未爆彈。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教授謝田指出,「鼓勵年輕人回鄉創業,後來也不了了之,後來李克強鼓勵大家擺地攤,擺地攤本身也解決不了那麼多的就業,現在又鼓吹內循環、雙循環,這個顯然也沒有解決就業問題。這些沒有充分就業的年輕人,他們要不是就啃老,要不是就在社會上遊蕩,隨時會變成一種抗議(聲浪)。」

房市榮景恐成泡沫 分析師:中國金融的灰犀牛

在中國的大外宣當中,佔GDP近三成的房地產業,似乎一片榮景。但前IMF首席經濟學家卻在論文中直言,中國房市在疫情期間已經達到危險的高峰,要是房產交易下降兩成,恐怕拖累中國GDP衰退10%。更有分析家指出,房地產可能就是中國金融最大的「灰犀牛」。也就是「極可能發生,且影響巨大,卻被忽視的威脅」。

歐洲天鈞政經智庫研究員任重道表示,「從一月一號中共就宣布要降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到現在投了有10萬多億人民幣,這麼大批量的貨幣,肯定是要進入房地產的。」

規模達52兆美元 中國房市面臨「史詩級泡沫」

隨著病毒蔓延、全球經濟趨緩,投資人湧入看似熱絡的中國房市避險,卻沒想過這可能是一戳即破的假象。美國華爾街日報就報導,中國房市正面臨「史詩級的泡沫」風險,規模恐怕達到52兆美元。

任重道強調,「這本身也是地方政府還有銀行開發商聯手的一個利益鏈,他們要營造出房價還在上漲,土地永遠值錢(的假象)。」

中國經濟隱憂不斷,回溫泡沫何時會破滅,各界等著看。

(民視新聞/專題報導)

更多新聞: 門前變人行道毀生意 嘉義市民串聯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