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歷經十年籌備 國家鐵道博物館「七月這天」開館

  • 發佈時間:2025/06/30 14:39更新時間:2025/06/30 14:39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快新聞/歷經十年籌備 國家鐵道博物館「七月這天」開館
文化部今(30)天宣布,國家鐵道博物館即將於7月31日第一階段開館,圖為文化部長李遠參觀鐵博常設展〈移動與感動-鐵道上的文化與記憶〉。(圖/文化部提供)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

文化部今(30)天宣布,國家鐵道博物館即將於7月31日第一階段開館。展中有一件珍貴文物,是文化部長李遠親寫的手稿,於搬家時撕毀後差點丟棄、還好在最後一刻又撿回、捐出再修復。李遠表示,鐵道博物館不僅保存修復鐵道的重要歷史,也是修復台灣珍貴文化資產,並且保存全體國民記憶的重要場域。

更多新聞: 快新聞/蕭美琴出訪險遭中方襲擊!國際發聲關注 律師:凸顯國民黨舔共現形

鐵道博物館前身為台北機廠,位於台北市市民大道五段,近鄰松山菸廠文化園區,於2015年全區指定為國定古蹟、2016年底正式啟動「國家鐵道博物館」計畫,進行古蹟修復與再利用各項軟硬體整備。

文化部說明,鐵博第一階段開放空間包含柴電工場、總辦公室、技工養成所、材料試驗所、大禮堂及澡堂等6處古蹟建築,規劃〈動力.火車-柴電工場〉、〈移動與感動-鐵道上的文化與記憶〉、〈氤氳時代-員工澡堂〉等3常設展;〈文化中的台灣鐵道史〉、〈無限的火車情-台灣鐵道攝影家古仁榮〉、〈打開!組立工場〉3個特展;〈總辦公室〉、〈大禮堂的職工生活〉2現地展;以及特地為孩子們設計的「親子空間」。文化部盼藉由古蹟修復及展覽,讓大家看見當年擔負台灣發展的火車維修核心區、職工生活,以及鐵道所乘載的珍貴文化與記憶。

同時,貫穿園區南北長達335公尺的南北通道,也將隨第一階段開館後,開放行人通行,提供串聯市民大道與基隆路的步道機能,能加強周邊生活機能連結,也讓觀眾可以貼近觀賞園區的古蹟建築群,沿途眺望不同造型的工廠屋頂天際線變化。

另外,台鐵便當近年熱銷,名聲享譽海內外,也成為國人的集體記憶,在鐵博現地展示的職工生活區,「神還原」當年職工用餐的食堂及餐食內容,李遠看著仿真的排骨、雞排飯,竟在大家提醒下才驚覺「這不是真的?」

李遠去年3月起,因準備搬家,開始丟棄許多原本捨不得丟棄的物品。某天鐵博為了收集鐵道與文學的展示手稿而找上了他,但那篇〈黃牛慢走,火車快飛〉手稿卻恰巧在前一晚整理時,對半撕毀後丟進垃圾桶;慶幸的是這批「垃圾」未真的丟棄,得以尋回捐贈給鐵博,在經修復後,完全看不出撕毀痕跡,成為〈文化中的台灣鐵道史〉展示之一。

李遠表示,這塊位於台北市最精華區域近17公頃土地能獲得全區保留,且交由文化部執行國家鐵道博物館計畫,展現的是國家對於文化資產保存的決心。鐵博修復的不僅是古蹟本體、火車、維修機具等硬體設備,「更重要的是保存修復屬於全體台灣人民的文化、歷史與記憶」。

更多新聞: 快新聞/醫學生將達1600人? 教育部、衛福部表態:維持1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