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廖予瑄、黃彥翔報導
日本產品不用輻射檢測報告了?衛福部食藥署長姜志剛今(9/1)日表示,在參考國際多國的管理措施及科學證據之下,「日本食品將回歸正常管理」,並指出,本次預告將徵求各方面的意見,以作為未來施政調整的重要參考,「將持續檢驗、把關食品的輻射量。」
2011年日本發生311強震與海嘯,造成福島核電廠發生核事故,因此台灣也禁止輸入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及千葉5縣食品進口,並在去(2024)年9月解除部分產品的輸入管制,但仍要求逐批查驗,並且需檢附產地證明與輻射檢測報告。
食藥署表示,國際上原有53個國家對日本國內流通及出口的產品進行管制,但目前已有49個國家開放了;因此食藥署參考各國放寬政策、國際原子能總署的公開資料,及近年來所做的6個風險評估的報告,將日本食品回歸正常的管理。
依照國際原子能總署公開資料,日本已採取妥適的監測及因應措施,並依結果做滾動式的修正,食藥署指出,資料顯示,日本食品安全管制已經有效地控制食品供應鏈的安全性;另外,根據食藥署近年來所做的6個風險評估報告,也認為輻射風險是可忽略的。

對此,姜志剛重申,日本食品將回歸正常的管理,但仍會持續檢驗把關食品輻射相關數據,另外,食藥署也會把關從各國進口的食品輻射;對於本次預告,食藥署強調,將徵求各方面的意見,以作為未來施政調整的重要參考,「將持續檢驗、把關食品的輻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