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上報
輝達(NVIDIA)原本看上北士科T17、T18基地,打算設立台灣總部,卻在北市府、輝達與新光人壽三方之間卡關至今,風波愈演愈烈。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今(14日)發文,親自梳理整起事件來龍去脈,揭開輝達為何陷入土地糾葛、合約設計爭議如何產生,以及外界質疑的「北士科黑箱」究竟是真是假。《上報》帶你一次看懂輝達北士科案的關鍵爭議。
輝達(NVIDIA)原本看上北士科T17、T18基地,打算設立台灣總部,卻仍卡在北市府、新光人壽之間至今,風波愈演愈烈。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日前也發文,詳述整起事件來龍去脈,揭開輝達為何陷入土地糾葛、合約設計爭議如何產生,以及外界質疑的「北士科黑箱」究竟是真是假。《上報》帶你一次看懂輝達北士科案的關鍵爭議。
2021年
台北市政府(柯文哲任內)釋出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土地,原本希望吸引「生技醫療產業」進駐。土地兩次流標後,市府取消產業限制,並調降權利金底價。最終,新光人壽以免附投資計畫書的條件下,用28億與16億的權利金得標,取得T17、T18兩塊土地,共4公頃,設定地上權50年。
▲設定地上權概念
「設定地上權」意味政府保有土地所有權,企業則擁有使用權,依規劃進行建設與經營。理想情況下能活化公有土地,帶動地方發展。但三年多來,新光人壽未進行開發,土地荒廢,引發公共利益質疑、被荒廢、被轉手套利。
2024年4月
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在廣播節目中公開指控柯文哲在北士科案與京華城案可能圖利財團,掀起爭議。議會展開質詢,並發現本案會議紀錄造假,北市府將事件移送政風處調查。
2024年5月
台北市議會成立跨黨派專案小組,調查北士科案。結論指出:案件政策搖擺、招標放水,為招商成績放寬條件,規劃與需求脫節;免除投資計畫書也是行政缺失。
2025年5月
NVIDIA宣布計畫在台灣設立總部,鎖定新光人壽手中北士科土地。雙方簽署合作意向書(MOU),NVIDIA願出107億元取得地上權。不過根據契約,新光人壽必須先完成開發才能轉讓地上權,但NVIDIA希望自行開發,造成三方協商卡住。
▲契約設計原因
契約規定開發完成才能轉移地上權,是為防止企業炒地皮。北市府以避免圖利為由,拒絕新光與NVIDIA直接轉讓地上權。
▲市府與新光人壽的協調過程
若要讓NVIDIA順利落腳,北市府考慮解除契約、收回土地,再專案設定地上權給NVIDIA。但新光人壽要求補償長期租金損失,估計可能上百億,市府提出退還已繳權利金32億元,再加5至8億元賠償,雙方落差巨大。
2025年10月初
台北市政府在連假期間提出施壓方案,指出若新光人壽與台新人壽進行合併,市府將不承認新公司繼承原有契約,屆時北士科T17、T18地上權可能失效。不過,方案在法律及現實操作程序引起質疑;且若市府強行解約,可能引發漫長的數年官司程序,輝達不可能長時間的等待。
2025年10月16日
▲未來可能解方
立法委員王婉諭建議,三方公開透明協商是唯一解法,將條件、補償與程序攤在陽光下談清楚。目標是確保公共利益優先,讓NVIDIA在台灣落地,推動產業升級,而非讓少數財團套利。(責任編輯;王晨芝、呂品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