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陳孟暄 胡崇恩 新北報導
講到荷蘭,馬上聯想到風車和鬱金香,但您知道荷蘭料理嗎?有餐廳推出荷蘭主題菜,把17世紀流傳下來的家常菜端上桌,像是知名的「洋蔥燉牛肉佐薯泥」、「比特伯倫牛肉馬鈴薯球」,以及甜點「荷蘭莓果小鬆餅」,讓民眾不用出國,也能體驗道地的荷蘭風味。
薯泥加熱後放進盤中,用湯匙挖成碗狀,再放入燉牛肉,有甜椒、洋蔥、紅蘿蔔、牛胸肉,最後擺上綠捲生菜、撒上巴西里,這道「傳統荷蘭洋蔥燉牛肉佐薯泥」,是從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所傳下來的家常料理,這道牛肉馬鈴薯球,也是其一,牛絞肉與薯泥混合成球狀炸至金黃,外酥內嫩,入口爆汁。
民眾:「馬鈴薯炸的那個,就很好吃,炸的皮很酥,然後裡面起司也會牽絲,調味大部分台灣人應該都還可以接受」。
民眾:「白腸、香腸還有這個培根,但是這個薯泥裡面有羽衣甘藍,這到是我第一次吃」。

初次品嘗荷蘭料理,絕不能錯過甜點「荷蘭莓果小鬆餅」,把一顆顆進口的迷你鬆餅放進烤箱,烤得金黃微脆,堆成一座小山,撒上糖粉、綜合莓果,再放上一球香草冰淇淋,最後淋上巧克力醬、薄荷葉,口感酸甜交織。另外受歡迎的還有「鄉村風羽衣甘藍薯泥配香腸」,也堪稱是荷蘭代表性料理。
荷蘭在台辦事處代表 浦樂施:「我個人特別喜歡這一道,馬鈴薯泥配香腸。這是一道非常經典的荷蘭料理,通常在冬天享用,天氣冷又下雨的時候最適合,另外,我也很喜歡一旁的比特伯倫牛肉馬鈴薯球,這是一種油炸肉球,非常適合搭配啤酒。在荷蘭的咖啡館或餐廳裡,下午時段常能看到許多人邊喝啤酒邊享用」。

餐廳老闆 鄭訓宇:「餐酒搭配這一塊,我們有一個概念是地酒配地食,我們在做荷蘭菜的時候,我們有發現他們有使用大量的馬鈴薯,在馬鈴薯上面有千變萬化」。
餐廳主廚 陳柏瑞:「在找這些菜的時候,我們是自己找完,然後再請荷蘭當地的主廚,然後過來幫我們試吃,然後在調味跟調整,大概花了兩 三個月的時間,盡量讓他符合道地荷蘭的口味」。
為了將道地的荷蘭口味帶到台灣,主廚花上數月時間調整比例配方,就是要讓民眾透過味覺,感受到濃濃的荷蘭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