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
受到飲食西化影響,台灣兒童與青少年愛喝含糖飲料、吃甜食的比例愈來愈高,肥胖與慢性病問題也日益嚴重。營養師高敏敏曾在健康節目中分享,她曾經在門診遇過一名14歲少女,因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確診,糖化血色素甚至高達12%到13%,遠超過正常值。當下媽媽崩潰哭喊「是不是我害了她」,少女全程低著頭不敢說話,讓人心疼。高敏敏指出,這名少女每天早餐吃外食、午餐在福利社買麵包,下午固定吃三個車輪餅,晚餐又全家外食,三餐糖分超標卻無人察覺。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飲食建議,每日添加糖攝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理想值則在5%以下。以每日攝取1500大卡的女性為例,精緻糖最多僅能攝取150卡,相當於4到8顆方糖,但許多看似健康的飲品與點心,其實隱藏驚人糖量,一瓶調和蔬果汁就含有6顆方糖,一杯全糖手搖飲更是瞬間爆表。高敏敏提醒,台灣兒童肥胖率逐年上升,不僅影響外觀,也提高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風險,家長應從日常飲食著手,幫孩子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

為了幫助家長更容易分辨點心選擇,高敏敏也整理出「紅綠燈食物表」,綠燈區(可放心食用)包含愛玉冰、仙草、優酪乳、豆花、法國麵包、糖炒栗子與堅果;黃燈區(需適量)有布丁、巧克力牛乳、冰淇淋、蘇打餅乾、海綿蛋糕;紅燈區(高糖高油應避免)則是豬肉乾、牛肉乾、油炸蔬菜乾、蜜餞與果乾。她強調,父母在挑選孩子零食時,不妨多注意營養標示與含糖量,選擇低糖、天然、清淡的點心,讓孩子既能解嘴饞,也能遠離糖尿病與肥胖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