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近年風行的「168間歇性斷食」被部分支持者視為不需計算熱量,就可輕鬆減重、保持身體健康的飲食方式;但近期一項納入逾1.9萬名成年人的研究指出,長期實施間歇性斷食的民眾,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竟然比正常吃飯的一般人提高約135%!雖然目前這份研究並非最終結果,但可能即將顛覆過去十年來的健康風潮。
健康不成反害命?據BBC報導,為研究近年盛行的「間歇性斷食」究竟是否對人體有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對美國成年民眾進行長達8年的大規模追蹤,結果發現將進食時段壓縮在8小時以內的民眾,心血管死亡風險顯著升高約135%左右!
研究進一步發現,有「間歇性斷食」傾向的民眾,心血管死亡機率的提升,在不同年齡、性別與生活型態中皆「顯著可見」;此外,吸菸者、糖尿病或心臟病患者身上,這種負面影響更加明顯;但若放到全體受試群眾觀察,則死亡率之關聯則顯得較弱且無一致性。
這項結果呼應了先前在美國心臟學會(AHA)流行病學年會上公布的初步分析:每日進食壓縮在8小時以內的民眾,心血管死亡風險提高約91%;另外一份2020年《JAMA Internal Medicine》一項隨機臨床試驗顯示,168斷食「並不優於規律三餐」,甚至反而導致更多肌肉量(而非多餘脂肪)的流失。
計畫主持人之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流行病學家鍾文澤表示,本項研究結果「出乎意料」,但目前並不能「一錘定音」,確定168斷食真的對身體健康有害;未來仍需更多研究,以釐清死亡率提高,究竟是否源於壓縮進食時段,或來自其他尚未被確認的影響因子(例如既往疾病、生活型態等)作祟所致。
※本報導僅供健康資訊參考,非正式醫療建議。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孕期、用藥者,變更飲食習慣前,請先徵詢專業醫療人員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