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
台北市老屋問題持續浮上檯面,尤其早年以大漢溪砂石興建、含氯量超標的海砂屋,安全性備受關注。房地產業者蔡耀德在《財經週末趴》中提到,北市府自11月1日正式啟動「高氯離子混凝土 575 專案」,只要公聽會中住戶同意超過50%,政府即列管並介入協助,替代過去須達75%才能推動的高門檻,大幅加快都更第一階段作業。
過去都更意願門檻多落在75%至85%,但海砂屋屬高風險建物,因此政府大幅鬆綁,只要過半就能進場協助,且若建物被列為紅單,更可獲得最高100%獎勵容積。後續經意願調查達75%後,可進入第二階段評估,再由實施者推動事業計畫與重建程序,整體流程比以往更快更明確。
相較台北市積極推動,新北市因房價落差、開發誘因不足,建商意願相對偏低。蔡耀德分享,近期市場也流行合建分屋與「全案管理」模式,搭配危老重建因同意比例需100%、但審查快速,也成為不少建商仍願意布局的類型。
防災型都更因可額外獲得30%容積獎勵,且屬「不用用錢換的容積」,對住戶最為有利。蔡耀德提醒,申請仍需符合特定規範,且選屋時高度與面前道路寬度(至少8米)至關重要。整體而言,防災容積、海砂屋列管與危老三大方案,正成為北市都更的主流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