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陳孟暄 葉晏昇 台北報導
全台20歲以上民眾,每10人,就有將近3個罹患代謝症候群!為了幫助民眾遠離慢性病,國健署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三年來已協助超過42萬人走向健康人生,呼籲國人健康就從日常生活做起。
手持標語、喊出口號,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邁入三週年,協助超過42萬人改善健康,國健署特別揚156家績優診所,幫助國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預防慢性病。
國健署署長 沈靜芬:「藉由一些生活型態改變,包含減少一些抽菸、喝酒,這些高風險行為,再加上一些飲食,跟運動的這些調整,這些人的身體狀況,能夠恢復到相對健康的狀態」。

全國有近3100家診所、5200位醫師投入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才能讓計畫大成功,像是這位上班族的趙先生,過去受脂肪肝所困擾,經過醫生的建議,半年內成功減重18公斤。
上班族 趙先生:「先吃蛋白質,像肉啊、豆腐啊再吃菜,就是纖維素,然後最後再吃飯,就這樣子而已,其實就很簡單,堅持下去就可以看到成果」。
醫生強調,如何有效率的減重,可以在吃飯之前運動,提升肌肉生成,也可以在吃飯前喝大量的水,除了能讓血循環變好,也可以降低飢餓感。

診所院長 陳炳諴:「通常要做五到十分鐘的運動,那麼你能達到最有效率,那就是希望,他在吃飯之前稍微做一下,這時候他肌肉比例高,他肌肉增加之後,脂肪相對比例就少,第二個是,肌肉還會坐著不動,他還一直幫他代謝熱量,他就比較容易瘦」。
國健署呼籲,想要遠離慢性病威脅,就從日常做起,少油少糖、每天動一動,共同邁向長壽與健康的未來。